國際會計準則改革 中外銀行齊喊憂
在經濟全球化和資本跨境流動日趨活躍的背景下,制定全球統一的會計準則有助于提升國際資本市場的信心和透明度,有利于減少企業財務操縱的機會,提高全球市場監管效率。
改革最終稿下半年推出
20國集團峰會認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美國會計準則(US GAAP)等會計準則中,包括貸款減值評估在內的一些會計處理原則加強了“順周期效應”(指一種放大損失或收入的現象),并因此加劇了全球金融危機。因此,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針對此狀況,對現行關于金融工具減值準備評估的會計準則提出了一系列修改議案,包括對貸款減值損失評估提出了重大修改建議。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議的貸款減值損失評估指引,即以“預期現金流模型”(ECF)取代當前銀行所使用的“已發生損失模型”,要求銀行通過預計貸款壽命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評估單一貸款(或同類貸款組合)的預期信用損失。這些預期信用損失將作為貸款壽命期內凈利息收入的抵減項。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成立了一個專家工作組(EAP)來討論可能的問題和解決這些操作問題的捷徑。專家工作組預計將于6月30日向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交其建議,而面向公眾征求修訂方案的意見也將于同日結束。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考慮所有收到的提案,并預計在2010年下半年頒布相關準則的最終稿。
歐亞銀行質疑不斷
面對預期現金流模型議案潛在的巨大挑戰和可能的廣泛影響,大部分歐洲銀行以及部分亞洲銀行,或者通過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專家工作組,或者通過行業協會(例如,歐洲銀行聯合會),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都積極地參與了該問題的討論。參與討論的銀行一直在積極探尋可實施的解決方案,并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討論各種備選方案,以解決預期現金流模型面臨的挑戰。一些銀行甚至開始利用自有數據進行模擬,以觀察提議的預期現金流模型對貸款減值準備余額和利潤波動性的影響。
而來自銀行方面的質疑聲不斷。一般來說,仔細研究預期現金流模型的銀行對這一模型是否會降低順周期效應持有不同觀點,而這一直是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試圖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方面,預期現金流模型要求在減值事件發生前計提貸款減值準備,這將減少貸款減值準備突然增加的需求。另一方面,任何對預期損失的改變將直接記錄并影響損益表,在經濟環境變化時可能將造成巨大的損益波動。”普華永道金融服務部合伙人Addison Everett表示,“銀行認為提議的預期現金流模型對降低會計復雜程度的作用極小。而且他們也不認為對財務報表使用者來說,提議的新的會計模型能夠增加信息透明度。”
中國銀行業憂慮實施難
同樣,中國銀行業對能否從提議的預期現金流模型中獲益表示質疑,而新模型實施的成本問題成為中國銀行業目前最大的憂慮。
Addison Everett表示:“中國銀行業更傾向于改進已發生損失模型,他們認為‘調整已發生損失模型’似乎更加接近準則修訂需要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模型允許銀行在計提貸款減值準備時使用較多的判斷來減低順周期效應,同時,它也更加有效地反映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實際做法。重要的是,相較預期現金流模型而言,其實施的復雜性將大大降低。”
Addison Everett繼而指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將預期現金流模型和新資本協議銜接與互動被認為是最重大的挑戰,因為銀行對增加貸款減值準備對資本的影響尤感緊張。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收集的數據和應用的模型被認為是預期現金流模型現有的最好的起點,但是鑒于兩個準則存在重大差異,數據和模型需要根據預期現金流模型的要求作出修改。繼續使用遷移模型計提減值準備這一更加簡易的解決方案也同樣在探索過程中。”中國目前廣泛使用的正是遷移模型。
“目前,來自各方的爭論不斷,而無論相關準則最終的版本是怎樣的,該準則將對銀行評估和報告其貸款減值損失產生廣泛影響。”Addison Everett最后表示。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