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會計從業《電算化》第二章第一節計算機一般知識講義
第二章 會計電算化工作環境
第一節 計算機一般知識
本節要點
計算機的產生
計算機的特點
計算機的分類
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計算機中的數據和編碼
主要內容:
一、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
計算機是一種能迅速而高效地自動完成信息處理的電子設備。
1.產生:
1946年2月,美國,ENIAC,用于彈道軌跡計算(軍事目的)
2.發展階段:(劃分標準:構成計算機的物理元器件)
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這個階段的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和軍事用途。
第二代(1959~1964):晶體管。出現了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程序的編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強了,從而使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從軍事研究、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工業控制等領域,并開始進入商業市場。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這一階段計算機的突出特點是可靠性高、功耗低、體積小、存儲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廣泛應用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事務管理、工業控制等領域。
第四代(1971~今):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模擬練習
[例2-1]判斷: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產生于1947年2月。( )
答案:錯
[例2-2]單選:
第四代計算機的主要特征是( )。
A.電子管 B.晶體管
C.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D.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答案:D
[例2-3]多選:
計算機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
A.電子管 B.晶體管
C.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D.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答案:ABCD
二、計算機的特點
運算速度快、計算精度高、超強的存儲能力、復雜的邏輯判斷能力、按程序自動工作的能力
三、計算機的分類
(一)分類
根據計算機的用途:通用機、專用機
根據計算機的規模:
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機(個人機、PC機)
從用戶使用角度:
微機、服務器、終端計算機
(二)微機
1.含義:
微機是由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體積較小的電子計算機。
構成: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配以內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接口電路和相應的輔助電路而構成。
2.應用:
辦公自動化、事務處理、過程控制等領域
3.特點:
體積小、靈活性大、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等
(三)服務器
1.含義:
從廣義上講,服務器是指能對其他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
從狹義上講,服務器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絡對外提供服務。
服務器的構成與微機相似,有處理器、硬盤、內存等部件。
2.分類:
按結構分,分為塔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和刀片式服務器
按應用層次分,分為入門級服務器、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
①入門級服務器:最基礎的一類服務器,也就是最低檔的服務器。所連接的終端比較有限,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余性比較差。
②工作組級服務器:比入門級服務器高一個檔次,但仍是低檔服務器。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容錯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滿足大型數據庫系統的應用需求。
③部門級服務器:中檔服務器,可連接100個以上的計算機用戶,適用于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的要求高一些的中小型企業網絡。
④企業級服務器:高檔服務器。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良的擴展性能、故障預報警功能和在線診斷功能,并且其RAM、PCI、CPU等具有熱插拔性能。
按體系構架分,分為非X86服務器和x86服務器兩類。
①非X86服務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服務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當時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②x86服務器:又稱CISC架構服務器,即通常所講的PC服務器。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模擬練習
[例2-4]判斷:
根據計算機的規模,可將計算機分為通用機和專用機。( )
答案:錯
四、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計算機速度:
主頻或時鐘頻率。它是計算機單位時間里處理計算機指令的數量。是表示計算機運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標。
主頻越高,計算機的速度就越快。
2.字長:
字長是指計算機信息處理中能同時處理二進制數據的長度。32位,64位等
字長越長,計算機的處理速度越快,精度越高。
3.存儲容量:
計算機的存儲容量(內存容量)越大,計算機處理時與外存交換數據的次數就越少,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就越快。
五、計算機的主要應用:
1.科學計算:
2.數據處理:
電子數據處理(EDP)
管理信息系統(MIS)
決策支持系統(DSS)
3.過程控制
4.計算機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計算機輔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5.計算機通信
6.人工智能(AI)
機器人
模擬練習
[例2-5]單選:
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英文縮寫是( )。
A.CAD B.CAI
C.CAM D.CAT
答案:A
六、計算機中的數據和編碼(補充)
1.數據表示:
在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表示數據,即用“0、1”代碼表示數據。
優點:電路簡單、工作可靠并穩定、運算簡單、邏輯性強
2.數據的單位:
位bit:用于表示一個二進制位、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
字節Byte: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
1字節=8位 1Byte=8bit
換算單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字長:計算機一次能處理的二進制位數。
常用:8位、16位、32位、64位
3.計算機中的編碼:
計算機中的數據:數值、文字、圖形、圖像,聲音
數據在計算機中采用二進制編碼
(1)數值:二進制
(2)字符:
包括:英文字母、數字符號、標點符號、運算符號、控制符號
ASCII碼-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二進制)
基本ASCII用7位二進制數表示,占用一個字節,最高位為0。
例:英文字母‘B’的7位ASCII碼為100 0010。
存儲時為0100 0010。
比較大小:
同類字符:前小后大
不同類字符:數字<大寫字母<小寫字母
(3)漢字
國標碼-國家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二進制)
模擬練習
[例2-6]判斷:
1KB=1024MB。( )
答案:錯
[例2-7]單選:
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是( )。
A.bit B.byte C.KB D.MB
答案:B
相關文章
全國會計從業《電算化》第一章第二節會計核算軟件講義 (2013-03-27 10:00:38) |
全國會計從業《電算化》第一章第一節會計電算化簡介講義 (2013-03-27 09:53:49)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五章第四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講義 (2013-03-26 15:36:58)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五章第三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修養講義 (2013-03-26 15:36:04)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五章第二節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內容講義 (2013-03-26 15:34:45)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五章第一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講義 (2013-03-26 15:33:34)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四章第三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講義 (2013-03-26 15:32:06)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四章第二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講義 (2013-03-26 15:30:22)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四章第一節預算法律制度講義 (2013-03-26 15:28:21) |
全國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三章第三節稅收征管講義 (2013-03-26 15: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