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十章第五節收入、成本和費用講義
第五節 收入、成本和費用
一、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二)收入的特點
(三)收入的分類
(四)收入的核算
“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成本”
【例10-69】甲公司向B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甲公司已收到B公司支付的貨款351萬元,并將提貨單送交B公司。該批商品成本為260萬元。
『正確答案』
借:銀行存款 351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借:主營業務成本 260
貸:庫存商品 260
二、成本
存貨成本是指取得存貨的耗費,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產品生產并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以及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等。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直接參加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職工薪酬。
3.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
(二)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1.制造費用的歸集
“制造費用”科目
2.制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及賬務處理
在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的情況下,制造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的成本。在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下,制造費用應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計入各種產品的成本。
(1)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
(2)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
(3)機器工時比例法,是指按照生產各種產品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間的比例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車間。采用這種方法,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用機器工時的原始記錄。
(4)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
(5)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6)年度計劃分配率法
【例10-70】某企業本月生產A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20小時,生產B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80小時。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萬元,產品生產人員工資30萬元。該企業按機器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要求在A、B產品之間分配制造費用,并編制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該題中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是計入到制造費用中,金額為3萬元。因此,機器工時比例法下:
制造費用分配率=制造費用總額÷機器運轉總時數=3÷(120+180)=0.01
A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0.01×120=1.2(萬元)
B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0.01×180=1.8(萬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A產品)1.2
——基本生產成本(B產品)1.8
貸:制造費用 3
三、費用
(一)費用的概念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二)費用的特點
(三)費用的主要內容
1.成本費用
成本費用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等。
2.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日常活動發生的不能計入特定核算對象的成本,而應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的費用。期間費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四)費用的核算
1.成本費用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例10-72】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6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02 000元;商品已經發出,并已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該批商品的成本為420 000元。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1)借:應收賬款 702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2 000
(2)借:主營業務成本420 000
貸:庫存商品 420 000
(2)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例10-73】2010年10月,某公司銷售原材料成本40 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銷售收入100 000元,增值稅額為17 000元,款項已存入銀行。假設不考慮材料成本差異,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答疑編號4022100904]
(1)出售原材料時
借:銀行存款 117 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000
(2)結轉出售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40 000
貸:原材料 40 000
其他業務成本是指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3)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例10-75】某公司2010年2月1日取得應納消費稅的銷售商品收入3 000 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25%。該公司應編制與消費稅有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1)計算應交消費稅額750 000元(3 000 000×25%)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750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750 000
(2)交納消費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750 000
貸:銀行存款 750 000
2.期間費用
(1)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后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計入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科目
【例10-77】某公司2010年1月12日銷售一批產品,銷售過程中發生運輸費5 000元、裝卸費2 000元,均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銷售費用——運輸費 5 000
——裝卸費 2 000
貸:銀行存款 7 000
(2)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管理費用,包括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董事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研究費用、排污費等。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科目
【例10-79】某公司2010年7月22日為拓展產品銷售市場發生業務招待費50 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支付招待費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50 000
貸:銀行存款 50 000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差額以及相關的手續費、企業發生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財務費用”科目
【例10-81】某公司2010年4月30日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月應負擔的短期借款利息24 000元。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24 000
貸:銀行存款 24 000
【例10-82】某公司2010年9月2日用庫存現金支付銀行手續費400元。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答疑編號4022100909]
『正確答案』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400
貸:庫存現金 400
四、營業外收支
(一)營業外收入
1.營業外收入核算的內容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現金)、捐贈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等。
“營業外收入”科目
2.取得營業外收入的賬務處理
【例10-83】某企業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的凈收益8 000元轉作營業外收入。該企業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固定資產清理 8 000
貸:營業外收入 8 000
(二)營業外支出
1.營業外支出核算的內容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盤虧損失(非常原因)、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2.發生營業外支出的賬務處理
“營業外支出”科目
【例10-85】某企業用銀行存款支付稅款滯納金30 000元。該企業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營業外支出 30 000
一、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二)收入的特點
(三)收入的分類
(四)收入的核算
“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成本”
【例10-69】甲公司向B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甲公司已收到B公司支付的貨款351萬元,并將提貨單送交B公司。該批商品成本為260萬元。
『正確答案』
借:銀行存款 351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借:主營業務成本 260
貸:庫存商品 260
二、成本
存貨成本是指取得存貨的耗費,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產品生產并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以及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等。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直接參加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職工薪酬。
3.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
(二)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1.制造費用的歸集
“制造費用”科目
2.制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及賬務處理
在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的情況下,制造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的成本。在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下,制造費用應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計入各種產品的成本。
(1)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
(2)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
(3)機器工時比例法,是指按照生產各種產品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間的比例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車間。采用這種方法,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用機器工時的原始記錄。
(4)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
(5)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6)年度計劃分配率法
【例10-70】某企業本月生產A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20小時,生產B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80小時。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萬元,產品生產人員工資30萬元。該企業按機器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要求在A、B產品之間分配制造費用,并編制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該題中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是計入到制造費用中,金額為3萬元。因此,機器工時比例法下:
制造費用分配率=制造費用總額÷機器運轉總時數=3÷(120+180)=0.01
A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0.01×120=1.2(萬元)
B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0.01×180=1.8(萬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A產品)1.2
——基本生產成本(B產品)1.8
貸:制造費用 3
三、費用
(一)費用的概念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二)費用的特點
(三)費用的主要內容
1.成本費用
成本費用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等。
2.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日常活動發生的不能計入特定核算對象的成本,而應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的費用。期間費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四)費用的核算
1.成本費用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例10-72】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6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02 000元;商品已經發出,并已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該批商品的成本為420 000元。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1)借:應收賬款 702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2 000
(2)借:主營業務成本420 000
貸:庫存商品 420 000
(2)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例10-73】2010年10月,某公司銷售原材料成本40 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銷售收入100 000元,增值稅額為17 000元,款項已存入銀行。假設不考慮材料成本差異,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答疑編號4022100904]
(1)出售原材料時
借:銀行存款 117 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000
(2)結轉出售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40 000
貸:原材料 40 000
其他業務成本是指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3)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例10-75】某公司2010年2月1日取得應納消費稅的銷售商品收入3 000 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25%。該公司應編制與消費稅有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1)計算應交消費稅額750 000元(3 000 000×25%)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750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750 000
(2)交納消費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750 000
貸:銀行存款 750 000
2.期間費用
(1)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后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計入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科目
【例10-77】某公司2010年1月12日銷售一批產品,銷售過程中發生運輸費5 000元、裝卸費2 000元,均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銷售費用——運輸費 5 000
——裝卸費 2 000
貸:銀行存款 7 000
(2)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管理費用,包括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董事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研究費用、排污費等。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科目
【例10-79】某公司2010年7月22日為拓展產品銷售市場發生業務招待費50 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支付招待費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50 000
貸:銀行存款 50 000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差額以及相關的手續費、企業發生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財務費用”科目
【例10-81】某公司2010年4月30日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月應負擔的短期借款利息24 000元。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24 000
貸:銀行存款 24 000
【例10-82】某公司2010年9月2日用庫存現金支付銀行手續費400元。該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答疑編號4022100909]
『正確答案』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400
貸:庫存現金 400
四、營業外收支
(一)營業外收入
1.營業外收入核算的內容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現金)、捐贈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等。
“營業外收入”科目
2.取得營業外收入的賬務處理
【例10-83】某企業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的凈收益8 000元轉作營業外收入。該企業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固定資產清理 8 000
貸:營業外收入 8 000
(二)營業外支出
1.營業外支出核算的內容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盤虧損失(非常原因)、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2.發生營業外支出的賬務處理
“營業外支出”科目
【例10-85】某企業用銀行存款支付稅款滯納金30 000元。該企業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營業外支出 30 000
時間:2013-03-25 責任編輯:wuchengyu
相關文章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十章第四節資本的增減講義 (2013-03-25 10:38:03)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十章第三節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講義 (2013-03-25 10:32:1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十章第二節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和使用講義 (2013-03-25 10:23:25)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十章第一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講義 (2013-03-25 10:17:57)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九章第二節會計檔案保管講義 (2013-03-25 10:15:54)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九章第一節會計檔案概述講義 (2013-03-25 10:14:24)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八章第五節附注講義 (2013-03-25 10:01:0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八章第四節現金流量表講義 (2013-03-25 09:57:06)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八章第三節利潤表講義 (2013-03-25 09:54:2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八章第二節資產負債表講義 (2013-03-25 09:5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