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預期得一樣,中國成品油迎來了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出臺后的第七次上漲。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在官方網站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均提高60元/噸,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分別提高0.04元/升和0.05元/升。國家發改委稱,本次調價執行時間為12月12日24時。
對此,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本輪調價落實后,定價新機制實施以來的成品油上漲次數將再度占優,呈現出“七漲六跌五不調”的格局。算上今年元宵節的那次漲價,中國成品油年內實現了8次上漲。
對于用車一族來說,隨著連續兩輪漲價,他們的出行成本將再次增加。昨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路過多家加油站發現,已聞訊漲價的司機們已在加油站排起了長龍,以節省自己的出行成本。
經歷了新定價機制頒布后的“三連跌”之后,中國成品油呈現“兩連漲”態勢。這主要源于國際油價近一個月的整體上漲態勢。一方面,盡管伊朗宣布將重新大規模開采石油,并希望西方的石油公司重新進入到該國,但實際上,伊朗的原油供應尚未對市場產生大規模的沖擊;另一方面,市場對美國QE(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不斷出現反復,就近期看,市場認為QE短期不會退出市場,這鞏固了原油市場的看多情緒……
對于未來十天的走勢,李彥認為,隨著冬季需求旺季深入,美國原油庫存料將呈現下滑趨勢,同時全球經濟穩健,為油價提供了良好的底部支撐,加之利比亞局勢存在不安定因素,亦在地緣政治方面提供利好。但從技術面看,短期內,布倫特油價或延續高位整理態勢,綜合來看,“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小幅上調或不做調整的概率較大”。
“近期美國就業市場表現良好,下周美聯儲議息會議很可能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估計會對大宗商品市場形成利空。”王金濤補充說,“當前,國際原油現貨價格低于過去10個工作日的均價,若國際原油維持弱勢震蕩格局,下輪成品油調價偏向下調。”
事實上,國際投行高盛12月9日發布報告稱,由于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導致各自的原油需求出現下滑,這可能令2014年的原油市場承壓。高盛的邏輯是,QE縮減及美元強勢,將讓新興市場的貨幣出現貶值,相對而言,這些國家不得不花更大的代價購買大宗商品,并不得不讓相關國家縮減購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