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講義(2)
第二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稱會計假設,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
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例題10•單選題】在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確定會計核算空間范圍的是( )。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答案]A
[解析]會計主體是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會計核算時,必須首先明確會計主體。會計主體前提是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前提和全部會計準則的基礎。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會計主體內部的責任單位,如投資中心、利潤中心等,可以是會計主體,但不是法律主體。
通常會計主體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擁有獨立的生產經營活動資金;(2)進行獨立的生產經營活動;(3)實行獨立的會計核算。
【例題11•多選題】下列組織可以作為一個會計主體進行會計核算的有( )。
A.獨資企業 B.企業的生產或銷售部門
C.分公司 D.集團公司
[答案]ABCD
[解析]一般來講,凡企業、組織或單位都可構成一個會計主體。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計主體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消減業務。持續經營假設明確了會計工作的時間范圍。
例如:某一公司06年12月以銀行存款50萬購入一輛轎車,預計可以使用5年。
說明: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定,任何企業在經營中都存在破產、清算等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任何企業都不可能長生不老,一旦進入破產清算,就應當改變會計核算的方法。
【例題12】持續經營假設是假設企業可以長生不老,即使進入破產清算,也不應該改變會計核算方法。( )
[答案]錯誤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的起訖日期采用公歷日期,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可以分為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例題13•多選題】我國將會計期間劃分為( )。
A.年度 B.半年度
C.季度 D.月度
[答案]ABCD
[解析]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劃分為半年度、季度、月度。
會計分期假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有了會計分期,才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才產生了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配比等原則。只有正確的劃分會計期間,才能準確地提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資料,才能進行會計信息的對比。
【例題14】會計主體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空間范圍,會計分期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時間范圍。( )
[答案]正確
[解析]會計主體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所以,會計主體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空間范圍。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會計期間。因此,會計分期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時間范圍。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采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
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我國有關會計法規規定,企業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一般是以當地的貨幣進行日常核算,但在向國內報送財務報告時,也要折算成人民幣。
貨幣計量前提的意義:由于貨幣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計量單位,如實物計量和時間計量,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無法在量上進行比較,也不便于匯總經濟信息。因此,采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可以全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收支等情況。
【例題1―11】記賬本位幣指的是記賬使用的貨幣種類,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會計核算必須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
[答案]錯誤
[解析]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會計核算基本前提之間的關系:會計核算的四項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系。會計主體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空間范圍,是持續經營前提和會計分期前提的基礎;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前提確定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沒有會計主體,就不會有持續經營;沒有持續經營,就不會有會計分期;沒有貨幣計量,就不會有現代會計。
二、會計基礎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權責發生制:凡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也稱為現收現付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的依據。凡是本期實際收到款項的收入和付出款項的費用,不論其是否歸屬于本期,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本期沒有實際收到款項和付出款項,即使應歸屬于本期,也不作為本期收入和費用處理。由于款項的收付實際上以現金收付為準,所以一般稱為現金制。
目前,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例題1―13】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者費用應歸屬于本期的是( )。
A.本期銷售產品的收入款項,對方尚未付款
B.預付明年的保險費,銀行存款支付
C.本月收回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
D.尚未實際支付的本月借款利息
[答案]AD
【例題1一14】按照收付實現制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者費用應歸屬于本期的是( )。
A.本期銷售產品的收入款項,對方尚未付款
B.預付明年的保險費,銀行存款支付
C.本月收回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
D.預收銷售產品的款項,下月發貨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