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稅務局以需求、問題為引導持續優化服務
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沈陽市稅務局堅持學做結合、查改貫通,做實功、重實效,以滿足辦稅需求、強化問題整改為引導持續優化服務,推動主題教育扎實有序開展。日前,記者在沈陽市稅務大廳采訪并與一些企業界人士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了主題教育為稅務系統帶來的新變化,為納稅人、繳費人帶來的新體驗。
“說了就管用,對的馬上辦”
沈陽汽車流通協會會長、遼寧新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波打開話匣子:“汽車流通行業不同于一般的批發零售,財務核算和納稅處理都有很多鮮明的特點,當然也存在稅務風險。我曾給稅務局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能否針對這種行業特點,專門給我們上一課,解答一些疑問,提醒一些注意事項。”
沒幾天的時間,沈陽市稅務局“專家團”就走進協會,對60多名業內人士、財務主管“面對面”進行輔導。政策解讀、新政速遞、交流互動、討論分析,這一波操作下來,大家特別“解渴”。“這可真是說了就辦啊,這個小灶吃得好,及時啊!”劉波感慨道。
沈陽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副處長呂艷麗對記者說:“最近,我們開展了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調查。從結果看,滿意度明顯提升,但納稅人和繳費人對我們的服務也有更高的期待,提出了一些建議。”沈陽市稅務局對于這些意見建議逐條分析論證,尤其在優化辦稅服務方面,進一步完善了便利措施,涉稅事項“一站辦”,九成業務“即時辦”,實體大廳“一窗辦”,指定事項“容缺辦”“跨區辦”。
“除了我們想到的,還有超乎想象的”
對于納稅人繳費人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訴求,沈陽市稅務局著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近年來,沈陽市稅務局連續被評為市民熱線辦理先進單位,訴求辦結率高居榜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進一步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深入推進,人大代表、協政委員的關注和愿望切實得到解決。并形成了“互聯網+稅務”、開發出口退稅綜合服務平臺、征管檔案電子化、納稅信用增值應用、進戶執法派單制、稅務行政處罰裁量的規范等一批制度性成果。
“現在,我們納稅信用A級的單位在辦稅過程中,甚至突破了容缺辦的框框,可以實現口頭申請、及時辦理業務,這可是之前沒想到的!”沈陽億承珠寶有限公司作為第一批受益者,更加體會到了這種獲得感。
沈陽裕發電器有限公司的財務經理宋延鳳說:“近年來,除了辦事快捷,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隨意的稅務檢查沒有了,稅務執法更加規范了。”
“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幾個月前,有群眾反映個別區縣辦稅服務廳24小時自助辦稅的相關功能及程序存在不一致的問題,沈陽市稅務局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對全市布設的相關自助辦稅區域進行自查。對于指引不明顯的,完善指示標識;對于辦稅項目和流程,進一步明晰和公示。
沈陽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副處長孫玲對記者說:“對于納稅人提出的意見,我們不強調客觀原因、不找理由。相反,我們要考慮納稅人的需求和合理化的成分,努力從自身找原因。”下一步,沈陽市稅務局將進一步加大硬件設施投入,投運自助辦稅機70臺,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并充分發揮銀行、郵政等部門的互補優勢,做大稅銀合作、稅郵合作的效果,著力打造自助和網上辦稅為主、實體辦稅服務廳兜底的全新服務格局。
記者在沈陽市稅務局看到了一份稅務系統社會監督員的名單。名單上,有市區兩級的“兩代表一委員”、黨政機關和新聞媒體的代表、行業協會和地區商會的代表、涉稅中介機構及各類企業負責人、普通辦稅人員的代表,囊括了監督的各個層面。
“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從納稅人和繳費人的需求做起,從他們還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通過代表委員走進政府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和優化服務,樹立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鮮明的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這正是稅務部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應有之義。”沈陽市稅務局副局長李錦說。
(本文刊發于:《沈陽日報》 2019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