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助本土所“走出去”
和張克一樣,利安達國際的董事長黃錦輝也剛剛結束香港之行回到北京。5月24號,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舉辦100周年慶典晚會,黃錦輝被授予華人會計師公會首批境外會員之一。兩大本土所的“掌門人”頻頻往返于京港之間,是因為香港在他們事業發展中的有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領軍突圍互利共贏
時光退回到8年前,張克率領信永中和“搶灘”香港市場,成功合并了香港何錫麟會計師行,這在CPA圈內可謂是重磅級的大事件,轟動一時。因為這是首家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合并香港所,開創了CPA行業先河。而信永中和也成為了國內首家將業務從內地實質性拓展到香港地區的會計師事務所。
從此擁有27年歷史的何錫麟會計師行,成為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張克稱這次合并為“突圍”。他認為,面對“四大”的來勢洶洶,國內所應培植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會計師事務所,敢于與國際會計公司競爭,并把觸角伸到國外去,開拓國際生存空間。
在張克看來,香港是一個突破口。因為中國企業海外上市,90%以上都在香港。合并后,信永中和今后在為國內企業提供符合中國會計準則服務的基礎上,同時可以為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H股公司提供審計等服務,這使中國企業在除了“四大”之外,有了更廣泛的選擇。
信永中和(香港)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作為支援中國業務的香港分部,另一方面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全面開發國際業務的前線代表。近幾年發展迅速,獲得了香港各界的充分認可,目前已發展為香港最具規模的本土會計師事務所,擁有H股客戶14家,在港緊隨國際“四大”之后排名第五位。2012年香港所業務收入1.26億元。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會長林智遠分析稱,香港的會計師需要背靠內地,乘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聯合內地的事務所共同發展新的業務領域,共同拓展新的業務市場,也需要借助內地大量低成本的高端人才來降低日常的營運成本,增強事務所的競爭力。兩地攜手可以說是創造了內地、香港兩地會計師行業雙贏的局面。
借船出海后來居上
信永中和只是本土事務所通過香港走向海外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內共有12家大型事務所獲得H股審計資格,以香港為橋頭堡,開拓國際業務。19家事務所加入國際會計公司,內地事務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成員機構或聯系機構70余家,實現了香港、美國、東盟、西亞等境外市場的業務拓展。
同樣是從香港出發,但利安達走的是“自建國際網絡”的道路。“事務所‘走出去’關鍵要會借助外力,我們就是利用香港這個橋頭堡,進一步發展利安達國際網絡,實實在在的走出去。”利安達董事長黃錦輝說道。香港是利安達國際第一家海外成員所所在地,同時是利安達國際的海外管理總部。黃錦輝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部署正因看中了香港的CPA行業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香港國際化的人才以及成熟的管理經驗。
據悉,利安達國際網絡已連續第3年保持了世界排名第20位的好成績。截止到2012年,利安達國際先后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設立了11家海外成員所,涵蓋亞洲、歐洲與非洲地區。在即將舉辦的第二屆京交會期間,利安達還將吸納俄羅斯、新西蘭兩家海外成員所。“其中俄羅斯的事務所就是俄羅斯會計公會通過香港所推薦的,目前11家海外所中有一大半是香港所推薦的。按照我們海外發展規劃,在2015年以前,利安達國際的海外成員計劃發展到30家,覆蓋事務所的走出去企業客戶”。如今香港對于利安達來講,不僅是其聯接內外的重要窗口,更是利安達走向國際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