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啟排隊公司沖刺第一批
現場
榮大快印辦公間全部爆滿
號稱“券商之家”的榮大快印位于西直門南小街的金燦酒店,以打印企業IPO申報材料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而聞名。
12月19日早晨8點鐘剛過,以找人為名,北京青年報記者出現在榮大快印的三層前臺。據了解,IPO項目組的成員為了應對證監會的要求,熬夜加班是常態,記者希望提前到場能有意外收獲。
第一印象,榮大快印的工作節奏明顯提速。柜臺前的一個角落,堆放著近10個印有榮大快印字樣的塑料袋,里面盛滿了打印材料。右側工位上10多名穿制服的員工,正在進行準備工作。
在后期制作的房間,地面和桌面都放滿了打印整齊的各種材料。不時有工作人員推著小車取送材料。
而在一兩個星期之前,同樣是這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內很少有人乘坐電梯經過前臺,也不見有人來制作材料,現場相當冷清。
電梯開始繁忙起來,有人拎著手提袋進出電梯,多數面孔當屬券商工作人員:年輕男女居多,西服、筆記本電腦、拉桿箱、手提袋,幾乎成了他們的標配。
趁著前臺交接班的忙亂之際,沿著窄窄的通道,記者巡視了一遍三層所有辦公室。兩側的辦公室幾乎都打開,大間可坐三四人,小間也就容一人轉身,里面的人不是看材料,就是在電腦前操作鍵盤,緊張有序而安靜。每個團隊都是各忙各的,完全沒有交集;對外人充滿警惕,多余的話根本就聽不到。
當北青報記者10點鐘離開榮大快印前臺時,一位女士第二次來詢問有沒有空閑的辦公室,前臺小姐告訴她:“只要有人騰出來,您就可以進去了。”
個案
沖刺“第一批”
此前記者追蹤的一家沖刺首批IPO的企業,經多方確認有關人員已于上周一抵京,悄然進入金燦酒店。而此前兩三天,記者以投資人身份反復向公司證券負責人詢問其入京時間,對方不肯透露一點口風。
從其強大的券商和律師陣容,就能看出這家企業希望首批拿下證監會批文的心情迫切而焦灼。當記者跨進這家公司的辦公室時,一名年輕的投行人員正在啃面包。該企業的上市之路走了3年,眼下各方態度都很堅決,就是要第一批拿下批文。他們是首批83家IPO大名單里的公司,這次主要補充9月30日前的企業經營的材料。據記者了解,11月底,當證監會表示2014年1月底之前,將有50家左右的過會企業掛牌時,這家企業就迅速行動,將券商、律師和會計師等中介機構聚集起來,進行沖刺前的熱身。
據該企業證券負責人說,上一周與證監會打交道的主要是投行人員,公司方面主要負責各方的協調。
從他們的口中,記者得知,證監會這次效率特別高,批文最快的有可能元旦前批下來。上周五晚間,一行人已飛回公司,就等最后的批文了。有資料顯示,這家企業之所以急于上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其稅收優惠期到2013年即將面臨終止,屆時公司利潤將受到很大影響。其招股說明書披露,如果國家沒有其他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其所得稅稅率將升至25%。
最新消息
12月20日不是截止日期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2月20日對外界表示,有多少家企業報了發行計劃,證監會還在統計,12月20日并不是截止日期,后續幾天企業仍可以報送相關資料。收到資料后,發行部會根據報送材料的情況,按照流程進行審核工作,哪些企業可以在第一批掛牌,要看企業的具體準備情況。
此前記者獲得的消息是,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同時還表示2014年1月底之前將有50家左右的過會企業掛牌。12月2日,證監會組織83家已過會企業的主辦券商開會,據參會投行人士透露,若有過會企業希望在明年元旦前后獲核準批文,需在12月20日前補充材料并上報發行計劃,否則將無緣第一批發行。
新聞內存
首批IPO將融資300多億元
首批上市企業很可能從已經過會的83家企業中誕生,從這張大名單中可以勾畫出新股的“眉眼”。
從融資規模看,83家公司總融資規模達558億元。2013年12月底至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序并陸續上市。粗略估計,屆時IPO募集資金額度約為336億元。
在過會企業中,創業板有43家,占據半壁江山;中小板30家;主板10家。三大板塊募集資金額度分別為107億元、105億元和346億元。
從業績來看,83家已過會公司報告期間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為33.2%。其中創業板為34.9%,中小板為32.1%,主板為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