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IPO企業取決于材料準備
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同時還表示2014年1月底之前將有50家左右的過會企業掛牌。12月2日,證監會組織83家已過會企業的主辦券商開會,據參會投行人士透露,若有過會企業希望在明年元旦前后獲核準批文,需在12月20日前補充材料并上報發行計劃,否則將無緣第一批發行。
上述負責人表示,有多少家企業報了發行計劃,證監會還在統計,12月20日并不是截止日期,后續幾天企業仍可以報送相關資料。收到資料后,發行部會根據報送材料的情況,按照流程進行審核工作,當前尚無已遞交材料企業的數量統計,哪些企業可以在第一批掛牌,要看企業的具體準備情況。
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公布之后,在審的700多家企業都要按照意見的要求修改招股說明書,修改信息披露的相關材料。對于無緣第一批發行的企業,上述負責人表示,排隊以及新申請上市的企業,需按照最新的新股發行辦法提交材料,排隊企業補充2013年年報。
此外,隨著創新業務發展,證券公司融資需求迫切,但目前券商上市仍受限于“一參一控”規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昨日就此表示,證監會于2008年4月明確了證券公司股東“一參一控”監管規定,并于2009年10月對外進一步說明了“一參一控”監管規定的制定背景、監管要求和落實時限。“一參一控”監管規定發布以來,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全行業已基本落實。
發言人介紹,近期證監會發現,個別證券公司的股東單位因國企股權無償劃轉等原因,出現被動新增不符合“一參一控”規定的情形。鑒于相關主體主觀上沒有違規故意,主要問題都是小比例“多參”,對此,證監會統一給予了一年的整改期限,整改期限自證券公司知悉之日起計算;整改期限屆滿后仍未落實的,按既定政策處理。他強調,證監會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依法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完善經營機制、增強資本實力,創新發展、做優做強。
IPO重啟在即 誰將拔頭籌取決于企業準備情況
750多家IPO排隊企業審核遵循“先來后到”的順序
IPO重啟在即,哪些企業可以進入第一批重啟的隊伍?證監會20日給出的答案是取決于企業和中介機構的具體準備情況。
然而,在IPO重啟前夕,上周又有兩家企業終止審查。這兩家企業分別是上海雷諾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審查時間分別是12月16日和12月17日。
同時,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的IPO企業申報表,截止到12月19日,滬深兩市共有排隊企業756家,其中,擬在主板、中小板上市的企業490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266家。
756家排隊企業,這一數字比此前一周減少了兩家。這也就意味著,上周沒有新的企業申報。
對于這750多家企業的審核順序,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0日對記者表示,總體上還是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至于具體的審核流程,怎么審核,證監會將陸續公布。
業界關注的,除了審核順序外,還有首批上市的50余家企業的準備情況。
證監會此前表示,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發布后,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準備,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到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序并陸續上市。
“證監會通知預備明年1月份發行的已過會在審企業及其中介機構在20日前補充遞交申報材料,由于今天是接收補充材料第一天,尚無已遞交材料的數量統計。”該負責人表示。
他同時指出,已經報送會后事項材料的企業,將根據申報材料的情況,按照流程進行審核工作,至于哪些企業可以在第一批重啟,要看企業和中介機構的具體準備情況,“如果趕不上在1月底前完成,還需補充2013年年報。”
日前,有消息稱,創業板IPO對企業盈利持續性的要求可能先放寬。
對此,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為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相關精神,使創業板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發展,證監會正在對創業板改革的相關規則進行研究。
他進一步介紹,總體的思路是:創業板定位為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服務的主要資本市場平臺,將適當放寬財務準入指標,拓展市場服務的行業覆蓋面,合理設計并盡快推出再融資制度,完善創業板并購重組制度,修訂信息披露規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
“鑒于創業板相關改革方案涉及發行條件等事項,證監會將在履行相關法律程序后發布實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