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存在六大問題
上交所年報審核工作小組昨日(19日)發布《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監管專題分析報告》指出,年報存在風險提示不足等六方面問題。
據統計,上交所在2013年年報審核中共提出問詢事項3546項,平均每份詢問函涉及關注事項9.26項,其中財務會計事項占比40%,經營業績事項占比15%,信息披露事項占比16%,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募集資金、關聯交易等合規運作事項占比27%,其他事項占比2%。
審核中,主要發現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會計差錯事項的信息披露存在隨意性。二是收入確認的合理性和披露的充分性有待提高。三是財務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完整性存在不足。四是部分公司年報敘述性信息披露流于形式、風險揭示不足。五是部分公司規范運作存在缺陷。六是部分公司審計報告尚需規范。
針對年報監管中發現的上述問題,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各項措施,督促上市公司補充披露重大信息,揭示潛在風險。加大監管力度,嚴肅處理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維護投資者權益。
根據年報披露中出現的不同問題,上交所在今年的事中事后審核中,著力提高監管針對性和有效性,采取了諸如要求召開投資者說明會、要求公開更正澄清、停牌自查等監管措施,以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報告指出,從實際工作看,年報審核工作還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作進一步的改進。
一是繼續加強事后監管,推動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有必要繼續探索市場約束與自律監管的最佳結合點,加強事后監管,探索在前端放開條件下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有效做法,為市場自身激勵和約束機制的發揮創造條件。
二是推進行業監管,提高年報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為推進監管轉型,可以考慮研究推進信息披露行業監管,即以行業為主、轄區為輔,實行監管人員按行業分類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
三是完善快速反應機制,提高監管效率。自媒體時代,信息來源和傳播方式多元,有必要及時應對,維護市場健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