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避免重蹈“稅收萬能論”覆轍
8月底履新財政部智囊機構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一職后,劉尚希2日在財政部旗下報紙發表文章談稅制改革,他認為稅制改革的邏輯主線從經濟市場化轉向國家治理現代化。
他表示,稅制改革的邏輯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經濟層面——圍繞經濟的市場化而展開,新時期的稅制改革是順應國家治理現代化這個主線,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分配、促進結構優化的職能作用。
根據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全面深化財稅改革總體方案》,稅制改革涉及六個稅種: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環保稅、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營業稅改增值稅已經全面鋪開,下一步將擴圍到生活服務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而消費稅的改革方案也正在研究中,煤炭資源稅改革正加速推進,同時其他品目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也在推進中,而房地產稅、環保稅在立法推動中,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也在探索中。
劉尚希在文中稱,國家治理現代化對現代稅收制度構建至少需要三個要求:適應性和穩定性、稅收法定和利益協調。
同時,稅改要協調好與其他各項改革關系。這包括統籌稅收收入制度與稅收征管制度的改革。
“在流行的稅收思維中,一想到稅制,往往只注意到稅收收入制度,而忽略了稅收征管制度,因而導致稅制整體功能的下降。在新時期的稅制改革中,應統籌謀劃稅收收入制度和稅收征管制度的相互適應、相互協調,避免‘單邊改革’而降低稅制改革的整體有效性。”劉尚希稱。
另外,他認為要準確定位稅收功能,避免重蹈“稅收萬能論”的覆轍,并在稅負基本穩定條件下推進稅制改革。
時間:2014-09-05 責任編輯:lijin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