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分類管理 廈門一類企業退稅駛入“超車道”
《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在廈門落地一個月以來,已有41家一類出口企業嘗到政策甜頭,累計有3.4億元退稅款實現2日辦退,占全部退稅款11.8%。按照目前平均貸款利率測算,大約節省資金成本超過百萬元。
廈門成大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就是享受2日辦退的企業之一。成大公司位于廈門自貿區,主營金屬、化工、農產品和礦產品等產品的進出口業務。“我們公司去年共申報退稅額6500多萬元,資金量很大,以前需要15天才能拿到退稅款,現在第二天稅款就能到賬,極大地提高了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該公司財務總監林聯群告訴記者。
從5月開始,廈門市國稅局正式運行《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在此之前,該局已完成了對全市1萬多戶出口企業的分類評定工作,改變過去出口退稅管理對所有企業“一刀切”的做法,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
“以前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有無問題單證的退稅審核,都需要15個工作日才能辦結。現在一類企業退稅最快只要2個工作日。”據廈門市國稅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該局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納稅信用等級、企業風險控制體系和稅收遵從情況將企業評定為一類至四類管理類別。其中,二類企業從原來的逐筆審核改為抽審制,人工審核比例只需不低于20%;三類企業原始憑證的人工審核比例則至少須達到60%,且必須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并增加對備案單證及收匯憑證的抽查;對于四類企業,則實行更嚴格的管理措施,除了必須逐筆人工審核對應的原始憑證、必須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等之外,每年還要進行至少1次的出口退免稅評估。
根據首次出口退稅評價的結果,廈門共有61家一類企業可以享受2個工作日退稅的待遇,并有200多家企業按照四類出口企業的標準進行管理。
“差別化”管理方式讓出口企業看到了“信用”這個金字招牌的意義。在廈門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剛剛舉行一類出口企業座談會上,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孟慶凱表示,能得到一類企業的評價,是對企業信用的一種肯定,但同時對企業以后的風險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企業將從整個運營的全程加強風險防控,誠信經營,將這個信用金字招牌轉化成企業的競爭力。”
除了企業對于自身風險的防控,“零縫隙”的管理和“零盲點”風險防控體系,也是實現出口退稅管理的關鍵一環。在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廈門市國稅局進一步集中優勢兵力,提高風險防控的“準頭”,緊緊抓住騙稅分子通過新企業或購買公司,從事“買單配票”的騙稅行為。從審核上加強監管,重點做好涉及退稅數據分析運用,強化新辦出口企業首筆退稅申報和休眠戶重啟退稅申報的監管,對異常企業名單、敏感貨物、價格異常、敏感口岸、敏感貨源地等風險指標進行實時預警,采取計算機風險評估疑點任務推送,人工逐條快速排查、涉嫌騙稅快速移交稽查等措施,建立防騙的綜合風險控制體系。
據悉,廈門市國稅局下一步將結合新的管理要求,開發網上退稅申報系統,讓一類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快速辦退,同時加強個性化的服務和風險控制的制度創新,讓信用好的企業進一步享受到政策紅利的“真金白銀”,對風險高的企業實施全面流程監控,促進出口退稅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