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稅務科技創增長機遇
稅務和科技已變得密不可分,并持續的為稅務機關和企業稅務部門創造著機遇。
全球稅收環境正面臨著另一顛覆性力量的影響,即數字技術在整個稅收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在中國,無論本土公司還是跨國企業,都意識到技術、數據及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對其稅務職能部門的價值所在。在近期舉辦的普華永道全球稅務高峰會亞洲會場,我們不斷聽到各地區稅務主管和首席財務官對稅務申報及戰略領域的討論和關注。
這一改變有多種表現形式。最顯著的影響為,稅務機構摒棄了傳統的檔案管理辦法,轉而使用數字化工具來深入了解納稅人的行為表現。此外,全球許多國家正在研究并將引入或修改稅收機制,這些稅收機制需要技術手段的支持從而可以順利執行以及滿足合規性的要求。
因此,企業必須確保其自身的稅務處理流程和系統,尤其在合規性方面,能跟上發展的步伐。此外,由于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預示著更高的透明性和合規性要求,是否具有可靠的技術方面的戰略將重新定義未來的稅務職能,即,既能遵守規則、又能發現機遇。
稅制改革:企業應采取五個步驟來迎接新挑戰
第一,董事會參與并設置稅務風險容忍度,BEPS相關建議將要求(管理層)圍繞稅務進行比以往更加深入的討論和分析。
第二,了解企業經營中的稅務風險:稅務職能部門必須就稅務控制措施和風險管理流程框架的適當性向當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保證,并透徹理解這些關鍵風險存在于企業的何處。這包括進行強有力的稅務監管和采取符合企業目標的稅務戰略,并反映出客戶、顧客、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第三,制定技術方案:應制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藍圖,重點強調合規性、文件和流程管理、分析及數據集成等方面。通過利用企業資源計劃(ERP)及其它強調稅務信息的財務和業務應用程序,企業可獲得特殊效益。許多稅務職能部門仍在使用手工流程和電子表格,這會降低工作速度,限制對數據的訪問。通過使用技術對數據和文件進行集中管理和共享,稅務團隊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效率和質量。
第四,創建自動、透明的流程并擴展稅務職能之外的合作。通過高科技手段促進稅務文件共享,釋放稅務專業人員從事戰略稅務分析、籌劃和風險管理,為整個企業帶來效益。
最后,深入研究數據。數據是企業的新貨幣,將稅務數據轉化為戰略信息能打開預測、建模和決策的新局面。例如,企業可以模擬稅收法律變革帶來的影響,或者通過整合財務、供應鏈和稅務信息對轉讓定價進行情景演繹。
總之,稅務和科技已變得密不可分,并持續的為稅務機關和企業稅務部門創造著機遇。同時隨著稅制與當下商業環境的與時俱進,稅務機關和稅務職能部門的改革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