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考霸憂慮裸考無奈白領心涼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夏友勝
實習生 付雨涵/文 記者 袁曉強/圖
【放榜】
“媽媽級考生”,不成功不罷休
“到底能不能進入面試,不知等到何時才會有結果?”在企業上班的曉雨,昨日還在糾結著,甚至有點心神不定。
11月1日,“省考”筆試成績正式放榜。通過河南人事考試網查詢到分數后,曉雨有些興奮:“65.2分!”她報考的是鄭州市某區工商分局,個人覺得應該“有戲”,因為在一家公務員考試論壇“曬”分時,60分以上的考生并不多。
“我們單位的幾個報考者,全軍覆沒!”在這家公務員考試論壇,網友“樂活派”發帖感嘆“又悲催”。他也是考生之一,甚至稱得上是“考霸”,接連參加過三次公務員考試。
這次,他報考的是省直某機關文秘職位,考了59分,用他自己的話:“肯定要當炮灰了”。
在鄭州從事教育培訓的徐艷梅,也參加了這次公務員考試,她的心態很不錯:“感覺考公務員,就像碰運氣,運氣好的話,端上的可就是‘鐵飯碗’;運氣不好的話,就權當練練筆。”
“明年山東‘省考’,我一定要再次‘進面’。”一位自稱“三歲四個月男孩的媽媽”在論壇上,公開表白——“不成功不罷休”。
【尷尬】
◎考霸們的憂慮
考來考去何時休
在省會某民辦高校任教的楊女士,從研究生畢業開始參加公務員考試,幾乎每年都轉戰外省,去參加“國考”、“省考”。就連她本人也笑稱,自己是典型的“考霸”,參加了七八次公考,只有兩次進入面試,不過最終還被刷了下來,當“炮灰”了。
“是不是還要考下去,不考吧后悔,畢竟努力多年了;再考吧,沒多大信心。”楊女士苦笑著說。
◎裸考者的無奈
“正業”報名“副業”考試
段妍妍有過幾次公務員考試的經驗。今年“省考”,她報考的是鄭州市管城區工商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并沒能參加考試。
“對我而言,政府公務員有比較穩定的工作,壓力比現在的工作要小得多,可以一勞永逸。”她說,她是抱著一種打醬油的態度,奔著一個穩定的工作去報名的。
像她這樣的裸考者,比比皆是,幾乎多是上班族,沒有時間和精力準備公考,更不要說參加培訓班了,“反正有機會就抓住唄,作為‘正業’去報名,作為‘副業’去考試”。
◎白領族的心涼
工資懸殊,想放棄
6000元與2600元,當這兩個數字放在一起比較時,董先生的思路有些亂了,他甚至想放棄公考。
董先生今年報考的是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筆試前,他專門和在省直機關當公務員的同學聯系,打聽了一下工資待遇。
“我這個副主任科員,一月2600多元。”聽到這話,他的心一下子涼了:才這點錢,以后咋養活老婆孩子?因為在企業上班的他,每月能領6000元左右的薪水,有時甚至會更高。
雖然這次當了“炮灰”,董先生也心甘情愿,昨日,他撂下了這句話:“以后不再提考公務員的事了。”
【問題】 查詢筆試成績,啥時能查到個人排名?
與要求慈善透明一樣,不論是考生、網友、市民,還是媒體記者,都希望公考該公開的要公開。
讓省會不少媒體記者意外的是,今年公務員考錄的事,沒再舉行新聞發布會,想去咨詢相關內容,得到的答復是,招考簡章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不再作任何解釋。
有考生撥打公布的咨詢電話,也常常打不進去:電話咨詢的人多,占線。
此前幾年,公務員考試報名結束后,相關部門會把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人數對外發布,還有個別熱門職位的競爭比例也公布出來,讓社會公眾知曉。
最近兩年,官方再無此類消息發布。
然而,與我省不同的是,在2012度“國考”報名結束后,國家公務員局在其官方網站,第一時間發布報考的詳細情況,包括報考人數、文化程度,還有熱門、冷門職位的情況,都說得一清二楚。這讓報考者心里也有了底。
“終于等到成績公布了,下面還要翹首盼望名次?哎,悲催的河南省考。”在河南公務員考試論壇,網友“俊華521”發帖感慨。
在長達25個網頁的“曬分專帖”里,所有曬分的考生都在名次一欄里不約而同地寫下“不知道”。
這并不意外,考生們在網上查詢筆試成績時,只能查到個人的分數,并不顯示自己在所報考職位中的名次。而這個名次,又決定著考生是否能進入面試。因此,考生們只能等招考單位的通知,沒接到相關通知,就意味著面試沒戲了。
“有些地方的事業單位招考,都在網上公布考生分數和名次了,公考為啥不能公布啊?”幾位“考碗族”都提出這樣的疑問,他們希望能同時查到個人名次,以便及早準備面試。
【提醒】 鐵飯碗能端一輩子,不是那回事
千軍萬馬都在擠公務員這座獨木橋,大多相中的是“鐵飯碗”。公務員的鐵飯碗可以端一輩子嗎?其實不是那回事。
從今年5月起,我省在130家試點單位重點推進公務員績效考核,將把考核結果同公務員的“帽子”、“面子”和“票子”相掛鉤。而績效考核隨后將在30萬名公務員中實行。
與過去定性考核無工作標準,考核虛化相比,績效考核將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將“德、能、勤、績、廉”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突出工作業績考核。
公務員績效考核設定A級、B級、C級、D級四個等次。公務員績效考核結果,將在其年度考核中占70%的比例。
我省規定,個人績效考核結果為C級、D級的人員,一年內不能評先和晉職、晉級,停發考核獎。而公務員的年度考核連續兩年被評為“不稱職”,將面臨辭退。
【發言】 別老羨慕別人,先看自己適應不適應
甄可(化名)在省直機關當公務員已5年,當年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跨入公務員大軍,之前他在媒體工作,是名優秀的記者。
“工作穩定,壓力不大,偶爾加加班。”昨日,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話語中透著知足。
他說,定期招錄公務員,可讓更多人進入公務員隊伍。如果不是有這個制度的話,他這個農家子弟是不可能進入省直機關的。
“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是個很好的變化。”甄可認為,應屆畢業生直接進大機關,對個人、對工作都不利。應屆生由于缺少工作經驗和對社會的認知,遇到突發問題常常無所適從,而公務員崗位對個人綜合素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為了工作,甄可也經常下基層,與基層公務員接觸較多,“一下子就能看出來是不是剛畢業就上崗的”。作為有5年工作經驗的公務員,他對這幾年通過考錄走上公務員崗位的同行,有個基本的評價是:勤奮,有熱情,能吃苦,但處理復雜事情的能力亟待提高。
不論考與不考,公考都在那里,年年都在進行。甄可這位成功的過來人提醒,大家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應做公務員。
他說,公務員工作穩定,壓力小,但工資并不高,這也是個事實,要知己知彼,看到公務員閃光的另一面。此外,好多人覺得一當公務員就能升職,“熬也能熬出處級”,其實不是那回事,有真才實學、真本領才行。
王文成博士也提醒說,選擇當公務員,得先擺脫官本位傳統觀念影響和公務員職業理想化等因素的影響,按照人崗匹配原則,既要考慮就業因素,更要考慮職業發展,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做出客觀評估,這樣才能最終做出選擇。
【專家】 多視角評價人才,越來越重視基層工作經驗
鄭州大學考試與人才測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文成博士,是知名的公務員考試研究專家。
“越來越看重基層工作經驗,考評辦法越來越公平,考試難題越來越大,人才評價越來越科學,競爭程度由大變緩。”昨日,在接受東方今報獨家專訪時,他道出了自己眼中的河南公考5年的變化,并稱公務員逢進必考,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平,通過競爭讓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王文成說,在報考條件設置上,河南公考越來越注重基層工作經驗,對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提出了較高要求,這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相適應。與此同時,省直機關、鄭州市直機關面向基層部門遴選公務員,在干部選用上形成了交流互動的格局。
在他看來,雖一直采用筆試+面試的考試形式,但面試的種類在逐步增多,主要是堅持以結構化面試為主,開始嘗試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測試技術。這對于多視角評價人才,具有積極的意義。
■ 五年之變
【2007年:集考】
首次大規模招錄公務員
2007年3月,河南發布公務員“考錄榜”,面向全國,招錄2240名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如此大規模地招錄公務員,也由此拉開了河南集中考錄公務員的序幕。同年5月20日,13萬名“考碗族”走進公務員“省考”考場。
【2008年:選“下”】
村干部當上鄉鎮公務員
2008年,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在全省范圍內從優秀村干部中考試錄用300名鄉鎮公務員。由于涉及面窄,這次考錄公務員的關注度并不太高。當年在河南最受關注的是“國考”,而考生臨陣脫逃,成為省會媒體關注的熱點。據官方統計,當時,河南考區共有42229名報名者通過審核,而3474名考生“臨陣脫逃”。
【2009年:論考】
零分考生進入面試引熱議
2009年,全省計劃考試錄用2047名公務員,競爭最激烈的當數省直崗位,103478人報考,最終68755人通過資格審查,報考比例依然高達274∶1。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的是,在汝州市文物局招錄的一職位中,一考生竟以18.15分的成績進入面試,而他的申論成績為零分,被網友稱為“河南史上最牛的考生”。
【2010年:嚴考】
缺考或零分不得進入面試
2010年5月,省政府辦公廳等13家省直機關,將從基層公開選拔98名優秀公務員。像這樣大規模地從基層遴選公務員,我省還是首次。同年8月,河南再發公務員“招錄帖”,這次招錄1905人。可能是為避免零分考生進面試,河南這次出臺規定,筆試有一科缺考、作弊或成績為零分的,不得進入面試。
【2011年:縮“上”】
省直單位招聘逐年驟減
由376人到251人,到160人,再到今年的159人,省直單位職位的招錄人數在逐年驟減,而基層崗位在增加。
今年8月,我省計劃考試錄用公務員2085名,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考生,機會更多:省直單位的擬錄用職位和省轄市直機關50%以上的擬錄用職位,共有479個,面向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
■ 春曉評彈
這個夢想
支撐著一群同行人
你滿懷期望,指望畢全功于一役;你肩負重任,全家希望寄托于你;你屢考屢敗,但擦干淚水不肯放棄。
公務員考試,越來越熱,你考,或者不考,它都是熱門的話題。
你知道,這不是鯉魚躍龍門的一步,而是另一場征途的開始,但是,你覺得別無選擇,只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再努力。
運氣好的話能端上“鐵飯碗”,有穩定的工作,這個夢想支撐著你和其他千千萬萬的同行人。
也許,和你說再多遍行行出狀元,你未必能聽進去。也許,你自己也明白,考公務員,就像是碰碰運氣。
但你應該知道,當了公務員并不代表進了保險箱。公務員職業相對穩定,但這個隊伍里也不好混。嚴格的考評制度和競爭壓力促使公務員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隨著公務員法的實施,對公務員德能勤績廉的要求有著嚴格的量化標準。
考公務員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參加考試的理由。但是考上之后呢,能不能勝任這個崗位?
面對考公務員熱,你必須冷靜,想清楚到底自己適不適合,自己內心想不想當公務員。如果你選擇這條路走下去,別忘記公務員的本義——服務人民,也別忘了,堅持到底。
公務員考試只是一道道測試題,但人生的考驗永遠不可能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