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inux遇到Windows
一是軟件業巨擎 微軟 ,一是以IT巨頭IBM為代表的 Linux 陣營,雙方為了奪得更大的市場蛋糕,在政府采購、PC預裝正版操作系統,以及UNIX升級換代等戰場上,將展開全方位的拉鋸戰。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的一個主角--Linux,在其快速的發展進程中漸漸顯現出了自己的軟肋,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場世紀之戰中,Linux能否撼動Windows霸主地位?我們開始置疑…… “我們天天都盼著Linux遍地開花。”一位Linux的從業者坦率地說。
Linux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1991年,芬蘭大學一位毫不惹人注意的小伙子林納斯@特沃德斯,僅僅為了興趣開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Linux。林納斯做夢也不會想到,10年之后Linux開始挑戰操作系統領域的傳統巨人Windows和Unix。Linux對于我們來講是一次機會,確實代表著一種激情和夢想。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Linux情結人”,熱衷于Linux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要自由,不要壟斷”。Linux作為與Windows平臺相抗衡的另一種平臺,顯然有其獨特之處。除了在服務器領域的進展,預裝Linux的PC市場也快速增長。盡管其中很多會被用戶卸載,但也說明Linux作為另一種平臺正在崛起。1998年,Linux在中國開始倍受關注,三五年內,Linux將如何突破的樂觀態度隨處可見,很多人預測Linux將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出現供需兩旺的火熱局面,這給剛剛起步的Linux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令人遺憾的是,激情過后,Linux產業并沒有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形式一片大好,部分 Linux商家越來越舉步為艱。中國的Linux 企業 ,仍然難以擺脫“小、散、軟”的痼疾,而有識之士倡導的“合縱”、“連橫”,實現產業規模化,一直難以見到實際效果,為了增強競爭力,Linux廠商之間的合作、聯合甚至合并可能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不得不做的問題。同時,Linux存在的諸多問題開始顯現,人們開始置疑,難掩諸多軟肋,Linux夢能否實現?
知識產權利大于弊
這兩年,保護知識產權的旋風一浪高過一浪,這一情形對于Linux的最終消費者來說是福是禍?雖然,由于反盜版壓力,國家對Linux有著特別的興趣。但到目前為止,Linux的發明人明確聲明,他擁有該發明的知識產權,享有原始發明所有技術內容的私人產權。例如,SCO公司就專利問題對Linux廠商提出侵權訴訟,給相關公司和用戶帶來了專利風險。“專利風險”已經成為全球普及Linux所面臨的挑戰,這是個不得不面對和需要克服的障礙。
近年來,很多IT廠商看好Linux的價值并給予了大力支持。如IBM就投資了超過數億美元支持Linux的開發,并計劃為開源項目免費提供大量專利技術。顯然,IBM此舉是為了對抗它在軟件領域的頭號敵人--微軟,用扶植開源平臺的做法來牽制微軟的精力。對此,微軟(中國)公司戰略總監潘迪認為知識產權問題是所有Linux廠商無法回避的。“軟件知識產權是企業風險 管理 里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潘迪說, “現在微軟所有的客戶都會從微軟方面得到始終如一的保障,微軟能夠讓自己的客戶免除因第三方提起的知識產權侵犯訴訟而導致的法律成本。據他了解,大部分Linux廠商都只能提供給它的客戶部分保障,IBM雖然支持Linux發展,但是其給予客戶的知識產權保障措施尚不明顯。由于采用了GPL(通用公共許可)協議的授權方式,Linux近兩年深受知識產權問題的困擾。GPL協議是確保開源軟件開放性的一個公共協議,在此協議下,企業可以免費使用所有GPL軟件,但必須將自己所作的修改無償地反饋給GPL社區,以確保“源代碼”開放。由于有太多的程序員將自己的成果放到開源軟件當中,所以開源軟件廠商無法保證100%的不侵犯商業軟件的知識產權,很可能給用戶會引發官司。Linux知識產權歸屬問題可能帶來的麻煩也成為 Linux產業發展的一個隱患問題。 Linux的興起吸引了眾多參與者,許多公司利用開放源代碼“賺錢”,從某種角度講,這與自由軟件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長此以往,Linux世界可能出現分裂,使“開放源代碼運動 ”的發展方向出現分歧。即使是Red Hat這種依然堅持“開放源代碼”原則的公司,也在使用許可中增加了許多限制性的內容,或許這是自由軟件運動創始人們所不愿看到的。而微軟的最新戰略是,向開放源代碼運動靠攏,使Linux最大的籌碼開始弱化。其實,知識產權問題不僅是Linux面臨的問題,微軟同樣也可能涉及訴訟。但微軟高就高在,他表態了,承諾負責產權的責任。這無疑給用戶成了個定心丸。
Linux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1991年,芬蘭大學一位毫不惹人注意的小伙子林納斯@特沃德斯,僅僅為了興趣開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Linux。林納斯做夢也不會想到,10年之后Linux開始挑戰操作系統領域的傳統巨人Windows和Unix。Linux對于我們來講是一次機會,確實代表著一種激情和夢想。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Linux情結人”,熱衷于Linux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要自由,不要壟斷”。Linux作為與Windows平臺相抗衡的另一種平臺,顯然有其獨特之處。除了在服務器領域的進展,預裝Linux的PC市場也快速增長。盡管其中很多會被用戶卸載,但也說明Linux作為另一種平臺正在崛起。1998年,Linux在中國開始倍受關注,三五年內,Linux將如何突破的樂觀態度隨處可見,很多人預測Linux將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出現供需兩旺的火熱局面,這給剛剛起步的Linux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令人遺憾的是,激情過后,Linux產業并沒有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形式一片大好,部分 Linux商家越來越舉步為艱。中國的Linux 企業 ,仍然難以擺脫“小、散、軟”的痼疾,而有識之士倡導的“合縱”、“連橫”,實現產業規模化,一直難以見到實際效果,為了增強競爭力,Linux廠商之間的合作、聯合甚至合并可能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不得不做的問題。同時,Linux存在的諸多問題開始顯現,人們開始置疑,難掩諸多軟肋,Linux夢能否實現?
知識產權利大于弊
這兩年,保護知識產權的旋風一浪高過一浪,這一情形對于Linux的最終消費者來說是福是禍?雖然,由于反盜版壓力,國家對Linux有著特別的興趣。但到目前為止,Linux的發明人明確聲明,他擁有該發明的知識產權,享有原始發明所有技術內容的私人產權。例如,SCO公司就專利問題對Linux廠商提出侵權訴訟,給相關公司和用戶帶來了專利風險。“專利風險”已經成為全球普及Linux所面臨的挑戰,這是個不得不面對和需要克服的障礙。
近年來,很多IT廠商看好Linux的價值并給予了大力支持。如IBM就投資了超過數億美元支持Linux的開發,并計劃為開源項目免費提供大量專利技術。顯然,IBM此舉是為了對抗它在軟件領域的頭號敵人--微軟,用扶植開源平臺的做法來牽制微軟的精力。對此,微軟(中國)公司戰略總監潘迪認為知識產權問題是所有Linux廠商無法回避的。“軟件知識產權是企業風險 管理 里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潘迪說, “現在微軟所有的客戶都會從微軟方面得到始終如一的保障,微軟能夠讓自己的客戶免除因第三方提起的知識產權侵犯訴訟而導致的法律成本。據他了解,大部分Linux廠商都只能提供給它的客戶部分保障,IBM雖然支持Linux發展,但是其給予客戶的知識產權保障措施尚不明顯。由于采用了GPL(通用公共許可)協議的授權方式,Linux近兩年深受知識產權問題的困擾。GPL協議是確保開源軟件開放性的一個公共協議,在此協議下,企業可以免費使用所有GPL軟件,但必須將自己所作的修改無償地反饋給GPL社區,以確保“源代碼”開放。由于有太多的程序員將自己的成果放到開源軟件當中,所以開源軟件廠商無法保證100%的不侵犯商業軟件的知識產權,很可能給用戶會引發官司。Linux知識產權歸屬問題可能帶來的麻煩也成為 Linux產業發展的一個隱患問題。 Linux的興起吸引了眾多參與者,許多公司利用開放源代碼“賺錢”,從某種角度講,這與自由軟件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長此以往,Linux世界可能出現分裂,使“開放源代碼運動 ”的發展方向出現分歧。即使是Red Hat這種依然堅持“開放源代碼”原則的公司,也在使用許可中增加了許多限制性的內容,或許這是自由軟件運動創始人們所不愿看到的。而微軟的最新戰略是,向開放源代碼運動靠攏,使Linux最大的籌碼開始弱化。其實,知識產權問題不僅是Linux面臨的問題,微軟同樣也可能涉及訴訟。但微軟高就高在,他表態了,承諾負責產權的責任。這無疑給用戶成了個定心丸。
時間:2009-10-17 責任編輯:wuchengyu
相關文章
Linux認證報考指南 (2010-02-26 16:51:31) |
Windows7魅力顯現,備受企業青睞 (2010-01-19 10:41:54) |
Windows 7無法擊敗Ubuntu的7個原因 (2009-11-05 09:29:40) |
Linux安裝:怎樣獲得Ubuntu安裝光盤 (2009-01-20 17:50:00) |
如何個性化設置你的Linux操作系統環境 (2008-12-03 11:30:42) |
你可能忽略的Linux安全配置 (2008-08-13 15:45:57) |
給大家學習Linux時的幾點忠告 (2008-08-13 15:44:07) |
08年十大IT技術Linux技術位居第八 (2008-08-13 15:43:31) |
Linux系統下NTP服務器簡單配置過程 (2008-08-13 15:42:04) |
打造LINUX桌面下的命令提示符 (2008-08-13 15: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