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創建數據庫表
表是處理數據和建立關系型數據庫及應用程序的基本單元。在Vfp中,一個數據庫可以包含若干個表,包含在數據庫中的表稱為數據庫表。不包含在數據庫中的表稱為自由表。數據庫表從數據庫中移出來,就變為自由表;反之,自由表加入到數據庫中,即變為數據庫表。數據庫表和自由表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但數據庫表比自由表新增了許多控制功能。
一。建立表結構:
方式一:此種方式創建的是自由表,不推薦。
(1).單擊“文件→新建”,在彈出的“新建”對話框中,“文件類型”選“表”,單擊“新建文件”按鈕
(2).在彈出的“創建”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單擊“保存”,即可打開“表設計器”,如圖6
圖6
2.3 創建數據庫表
表是處理數據和建立關系型數據庫及應用程序的基本單元。在Vfp中,一個數據庫可以包含若干個表,包含在數據庫中的表稱為數據庫表。不包含在數據庫中的表稱為自由表。數據庫表從數據庫中移出來,就變為自由表;反之,自由表加入到數據庫中,即變為數據庫表。數據庫表和自由表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但數據庫表比自由表新增了許多控制功能。
一。建立表結構:
方式一:此種方式創建的是自由表,不推薦。
(1).單擊“文件→新建”,在彈出的“新建”對話框中,“文件類型”選“表”,單擊“新建文件”按鈕
(2).在彈出的“創建”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單擊“保存”,即可打開“表設計器”,如圖6
圖6
字段類型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比如,“姓名”字段應定義為字符型;“工資”字段應定義為數值型;“出生日期”字段應定義為日期型,而“編號”字段盡管存放的也是數字,但不會參加運算,定義成字符型更合適。
字段寬度的選擇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分析,比如,中國的人名最長為4個漢字,即8個字符,所以“姓名”字段的寬度定義為8位就足夠了;而一個人的家庭地址至少需要12個漢字,即24個字符,所以“家庭住址”字段的寬度至少應在24位以上。
三。實例:建立“職工檔案”和“工資情況”兩個數據庫表。
1.要創建的兩個表的結構如下:
(1). 職工檔案(編號 C5,姓名 C8,出生時間 D,性別 C2,文化程度 C6,職稱 C6,婚否 L,照片 G,備注 M)
(2).工資情況(編號 C5,姓名 C8,獎金 N6.1,工資 N6.1)
說明:“編號 C5”含義是字段名為“編號”,類型為C型(即字符型,參見上表),寬度為5;“工資 N6.1"的含義是字段名為“工資”,類型為“數值型”,寬度為6,1位小數。其余以此類推。
2.操作過程:
(1).打開項目文件myvfp.pjx,依次展開“全部→數據→數據庫→ry”,選中“表”,單擊右側的“新建”按鈕,彈出“新建表”對話框,如上圖7,單擊該對話框中的“新建表”按鈕
(2).在彈出的“創建”對話框中,輸入表名“職工檔案”,單擊“保存”,打開“表設計器”,如上圖6
(3).在“表設計器”中,將光標定于“字段名”文本框中,輸入第一個字段名:“編號”,寬度設為5,“類型”選“字符型”,這樣第一個字段就定義好了,如圖8。
(4).將光標定于“姓名”下面的空白文本框,繼續定義其余的字段。“職工檔案”表的全部字段定義完畢后的“表設計器”如圖9所示,
用鼠標拖動右側的滾動條可見該表的其余字段,如圖10
(5).單擊“表設計器”中的“確定”按鈕,出現對話框詢問是否現在輸入數據,如圖11。
此時如果單擊“否”,則“表設計器”關閉,但表已經建立了,只是一個無記錄的空表,以后可用命令向該表添加記錄;我們單擊“是”,出現編輯窗口,可立即向表中輸入數據,我們暫時先輸入5條記錄吧,如圖12
(6).輸完記錄后,按組合鍵Ctrl+W即可關閉編輯窗口,將記錄保存到“職工檔案”表中,此時在項目管理器中展開“表”選項即可見“職工檔案”表,如圖13。
因為該表處于打開狀態,在命令窗口中輸入browse命令回車,即可瀏覽表中的記錄,如圖14。
(也可在項目管理器中選中“職工檔案”表,單擊右側的“瀏覽”按鈕)
這樣,我們建立了“職工檔案”表,并輸入了5條記錄。大家按照本節課的內容,把“職工檔案”表和“工資情況”表都建好,各輸入5條記錄,以后的課程我們要使用這兩個表的。
說明:表結構建立后,對應表一般有3個文件:
(1).主文件:存放表結構和表記錄,文件擴展名為。dbf
(2).備注文件:存放表中備注型字段的內容,文件的擴展名為。fpt。如果表中無備注型字段,則不會產生備注文件。
(3).索引文件:存放表的結構化復合索引的文件,擴展名為。cdx。如果表沒有建立索引,則不會產生索引文件
例如,建立“職工檔案”表后,在默認目錄中產生了“職工檔案。dbf”和“職工檔案。fpt”文件(因為表中有備注型和通用型字段),如果設置了索引,還會產生“職工檔案。cdx”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