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財經法規》:會計法律制度重點內容歸納
考情分析
第一章《會計法律制度》是本課程應重點掌握的內容,是教材的核心。平均分值可以達到40-50分。因此考生必須給與足夠的關注,對本章內容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地方性會計法規。
一、會計法律
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它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規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
1999年l0月3 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
【例題?多選題】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法律制度的是( )。
A.會計法律
B.會計行政法規
C.會計部門規章
D.單位制定的內部監督制度
【例題?判斷題】會計法律指會計法,會計法律制度包括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 )
二、會計行政法規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準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等。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并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定辦法,如以財政部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僅在本行政轄區內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例如《天津市會計資格管理辦法》。
注意:《企業會計準則》屬于會計行政法規;《企業會計制度》屬于會計規范性文件。
概括圖:
本節考點回顧:
1.會計法律制度的四個層次;
2.每一層次分別由什么部門制定;
3.每個層次包括對應的法規;
4.反過來,《×××》屬于哪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