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輔導:現代物流發展趨勢(1)
一、現代物流的發展與趨勢
(一)美國物流的發展
可分為4個階段:
1)美國物流業初創階段:二戰后,統籌安排人力運力和軍用物資“后勤供應”被應用于企業生產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這實際上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初萌生的“物流”現象。
2)1950―1978年,物流理論體系的形成與實踐推廣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后,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形成,使企業意識到顧客滿意是實現企業利潤的唯一手段,因而顧客服務成為經營管理的核心要素。而物流活動被認為擔當了提供顧客服務作用。60年代初期,密歇根州立大學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學成為世界上最早把物流管理教育納入到大學學科體系中的學校。
70年代中期,道格拉斯?M?蘭伯特撰寫了《在庫會計方法論的開發:在庫維持費用研究》一文,指出在整個物流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中,在庫費用是最大的一個部分。該項研究,對物流管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1978--1985年,物流理論的成熟與物流管理現代化階段。70年代末,一系列規制的緩和為物流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在物流管理理論上,隨著MRP、MRPⅡ、看板制以及JIT等先進管理方法的開發和在物流管理中的運用,使人們逐漸認識到需要從流通生產的全過程來把握物流管理,而計算機等現代科技的發展,為物流全面管理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手段。
4)1985年至今,是物流理論、實踐的縱深化發展階段。80年代中期以后,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物流與經營、生產緊密相連,它已成為支撐企業競爭力的三大支柱之一。
(二)日本物流的發展
日本物流觀念形成的歷史較美國要晚得多,但是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現代物流管理的先進國家。其發展歷程也可分為4個階段:
1)1956-1964年,物流概念的導入和形成時期。
2)1965---1973年,物流近代化。這是日本大量物流設施建設、構筑的時代,同時也是日本高度成長、大量生產、大量銷售的時代。
3)1974一1983年,物流合理化時期。在一階段擔當物流合理化作用的物流專業部門開始登上了企業管理的舞臺,從而真正從系統整體的觀點來開展降低物流成本運動。此外,這一時期物流子公司也開始興起。在實踐上,開始廣范地設立合理化工程小組,實行物流活動中的質量管理。
4)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生產的多品種化和少量化成為新時期的生產經營主流,市場的不透明度增加,物流合理化的觀念面臨著進一步變革的要求,整個流通體系的物流管理發生了變化。
(三)我國物流的發展
概括起來,我國物流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1.物流初期發展階段(1949--1965年)。1949年至1952年是我國經濟的恢復時期,隨著社會商品、物資的增多,流通部門相繼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運輸公司、倉儲公司、外運公司等“商物分離型”、專業化的大中型物流企業,以及附屬于各專業公司、批發站的儲運部、中轉站、倉庫等“商物合一型”的小型物流企業,出現了最早一批物流企業。
2.物流停滯階段(1966--1977年)。
3.物流較快發展階段(1978--1990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專業物流公司數量不斷增加。企業內部也開始重視物流問題,還發展了一些集體和個體物流企業。物流已逐步打破部門、地區的界限,向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4.現代物流起步階段(1991年)。此階段正是我國進入“八五“計劃建設時期,也是我國國民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國物流業正穩步地走向現代化。
相關文章
經濟師南通市區資格審核地點更改公告 (2011-07-12 15:04:16) |
經濟師復習中級金融之投資銀行 (2011-05-10 10:59:04) |
經濟師復習中級人力之組織設計的類型 (2011-05-10 10:58:05) |
經濟師復習中級人力之組織設計概述 (2011-05-10 10:57:17) |
經濟師復習資料中級農業之會計報表 (2011-05-10 10:44:54) |
經濟師復習資料之收入、成本、費用和收益的核算 (2011-05-10 10:43:35) |
經濟師復習資料之負債的核算 (2011-05-10 10:42:28) |
經濟師復習資料之所有者權益的核算 (2011-05-10 10:41:16) |
經濟師復習中級農業之固定資產的核算 (2011-05-10 10:40:10) |
經濟師復習中級農業之對外投資的核算 (2011-05-10 10: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