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就業和失業1
(一)就業和失業的一般含義―掌握
1、就業含義:就業是一定年齡段內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所進行的活動。
就業從三個方面進行界定,即
(1)就業者條件,指一定的年齡;
(2)收入條件,指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
(3)時間條件,即每周工作時間的長度。
2、失業含義: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就業但在目前沒有從事有報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現象。
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標準,凡是在規定年齡內在一定期間內(如一周或一天)屬于下列情況的均屬于失業人口:
(1)沒有工作;
(2)當前可以工作,就是當前如果有就業機會,就可以工作;
(3)正在尋找工作。
(二)我國的就業和失業的含義和統計口徑
1.就業人口,是指在16周歲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
2.城鎮就業人口,是指在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就業人口。
3.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有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段內(16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并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的人員。
(三)就業與失業水平的統計
1、在發達國家,失業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力資源利用狀況的最重要的指標
失業率=失業總人數/民用勞動力總人數× l00%
就業率=就業人口/民用成年人口總數×100%
2、目前,我國統計部門計算和公布的就業和失業水平方面的指標主要是城鎮登記失業率。
城鎮登記失業率
=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城鎮單位中的不在崗職工+城鎮私營業主+個體業主+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我國的失業率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失業率的含義和計算是具有很大差別的,我國只計算城鎮地區的失業率,而沒有計算全國城鄉統一的失業率;在計算城鎮失業率時,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鎮戶口為標準,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鎮地區的失業率。
來源:中國財考網-經濟師考試責編:xin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