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政收入(4)
三、財政收入規模變化
財政收入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它表明該國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職能范圍的大小。保證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是一個國家政府的主要財政目標之一。
財政收入規模分為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
財政收入絕對規模是指財政收入的絕對額。
財政收入相對規模指標常用的有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等。
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價格等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現“先降后升”的變化過程,是與我國財稅改革總體策略緊密相關的。
【例題11--課后題第16題】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因素主要是( )。
A.征收機構 B.經濟發展水平 C.收入分配政策 D.稅種多少 E.價格
第二節、稅收特征與稅收原則
學習要求:
掌握稅收概念及基本特征
掌握古典稅收原則的內容;
掌握現代稅收原則的基本內容。
學習內容:
一、稅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稅收的概念
稅收是政府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憑借政治權力,依照法定標準,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稅收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財政范疇(我國夏商周時期就有了稅收),它是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國家的存在為稅收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在理解稅收的概念時,應該把握:
(1)稅收的征收主體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稅收體現了一種特定的分配關系,即政府征稅的過程就是把一部分社會資源強制的轉變為政府所有的過程,這將引起社會成員占有社會資源比例的變化。
2. 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1)強制性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政府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直接憑借政治權力,通過法律形式對社會產品實行強制征收。
強制性體現在稅收分配關系的建立具有強制性;稅收征收過程具有強制性。
(2)無償性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政府向納稅人進行的無須償還的征收。
稅收的無償性是稅收本質的體現,它反應的是社會產品所有權、支配權的單方面轉移關系,而不是等價交換關系。稅收的無償性是區分稅收收入和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3)固定性
稅收固定性是指國家通過法律形式預先規定征稅對象、稅基及稅率等要素。稅收征納雙方必須按稅法規定征稅和納稅,都無權隨意變更征納標準。
三個特征中,強制性是實現稅收無償征收的保證、無償性是稅收本質的體現、固定性是強制性和無償性的必要要求。
【例題12--課后題第5題】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財政范疇是( )。
A.政府債務 B.稅收 C.收費 D. 捐贈
【例題13--課后題第6題】稅收的征收主體是( )。
A.納稅人 B.企業 C.個人 D.政府
【例題14--多選】稅收的基本特征有( )。
A.不確定性 B.強制性 C.無償性
D.固定性 E.有償性
相關文章
江蘇省經濟師考試準考證打印 (2010-10-30 10:16:55) |
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務會計報告9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務會計報告10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務會計報告11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合同法律制度1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合同法律制度2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合同法律制度3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合同法律制度4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合同法律制度5 (2010-06-19 00:00:00) |
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務會計報告7 (2010-06-12 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