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合理化
(一)中級經濟師考試物流合理化的含義
物流合理化,是指低費用、高效率地進行物流管理的活動。其基本方法是改變物流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物流效益。物流合理化的內容包括運輸合理化、儲存合理化和配送合理化等。其關鍵是:
1.改變物流結構,減少商品流通環節,提倡按一定生產、交通、地理條件自然形成的渠道進行流通,防止商品迂回、對流和層層入庫。
2.商品運輸做到快發、快運、快裝、快卸。提倡統一發貨,以零拼整,然后中轉分運,大力推廣集裝箱“門到門”運輸。
3.商品儲存要做到盡量縮短在庫時間,變倉儲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強調“活貨,儲存”,盡量縮短商品待運期和在庫期。
4.加強搬運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縮短搬運距離和搬運時間。
(二)物流合理化的措施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物流的合理化。物流合理化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如運輸的合理化、儲存的合理化、配送的合理化,等等。為實現物流的合理化,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1.計劃化
這是實現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一個標志。
2.共同化
就是一些物流中心和運輸企業,把發往同一地區、同一方向的貨物,在計劃化的基礎上,通過協作混裝的形式,進行集中配送,可以提高汽車的裝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如我國商業部門儲運企業的合裝整車集中運輸,運輸部門的集裝箱拼箱就屬此類。
3.直運化
就是在組織配送貨物時,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特別是物流環節,把貨物直接運到銷售地或用戶。這亦稱為“短路化”,即在規劃運輸線路時,要選擇最短的距離,制定最優的運輸方案,以節約運輸噸公里,降低運輸費用。
4.大量化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習慣的變化,對物流的要求,正向“多品種、小批量、多頻度、時間快的趨勢發展。為了克服零星訂貨、分散發運的問題,各大批發公司在各地設立的分銷店、特約店等基層網絡,接受用戶訂貨后,集中匯總到公司,由公司、批發站或物流企業統一組織大批量的發貨。
5.社會化
第三方物流的產生與發展,使得各生產企業專心于核心業務,集中精力強化主業,降低物流成本,擴大公司業務能力。
6.服務化
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因此,服務化也是物流措施之一。當然,要實現物流合理化,必須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去設計、組織各項業務活動。而運輸、配送、儲存、包裝、裝卸搬運以及流通加_廠等,是物流大系統中的各個于系統。物流合理化,不是追求物流某一環節或某個子系統的合理化,而是謀求物流系統整體的合理化。只有這樣,才是最優的物流合理化方案,才能取得企業和社會的最大的經濟效益。
相關文章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系統化 (2011-12-13 10:13:56)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服務 (2011-12-13 10:12:25)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第四方物流 (2011-12-13 10:11:0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企業分類 (2011-12-13 10:09:29)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企業評價指標 (2011-12-13 10:08:2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海上貨物運輸業務 (2011-12-13 10:03:5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收貨和裝船 (2011-12-13 10:00:47)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運送 (2011-12-13 09:59:05)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卸貨 (2011-12-13 09:58:17)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交付貨物 (2011-12-13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