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中級公路運輸預習講義(54)
經濟師考試中級公路運輸專業知識預習:物流系統
第三節 物流系統
一、物流系統的概念和構成
(一)物流系統的概念指在一定時間空間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資、包裝設備、裝卸搬運機械、運輸工具、倉儲設施、人員和通訊聯系等若干相互制約的動態要素所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二)物流系統的目標是獲得宏觀和微觀經濟效益。
(三)物流系統的構成(8個子系統):由人、財、物、設備、信息和任務目標等要求組織成的有機整體。八個子系統是物資的包裝系統、物資的裝卸系統、物資的運輸系統、物資的儲存系統、物資的流通加工系統、物資的回收利用系統、物資的情報系統、物資的管理系統。
(四)物流系統的基本模式
1.輸入:通過提供資源、能源、設備、勞力等手段對某一系列發生作用
2.轉換:從輸入到輸出間所進行的生產、供應、設備、銷售、服務等活動中的物流業務活動
3.輸出:物流系統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種手段和功能,對環境的輸入進行各種處理所提供的物流服務
4.制約:包括資源條件、能源限制、資金與生產能力限制、價格影響、政策變化等
5.反饋:包括各種物流活動分析報告、各種統計報告數據等
二、物流系統設計程序
(一)確定目標和約束條件
(二)組織研究小組
(三)收集資料
(四)資料分析
(五)設計完善
三、物流系統優化
(一)物流系統優化的原則
1.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定量的和可測評的
2.模型必須如實地反映實際的物流過程
3.數據必須準確、及時和全面
4.系統集成必須全面支持數據的自動傳遞
5.系統優化方案必須是便于執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案
6.算法必須靈活利用獨特的問題結構
7.計算平臺必須能夠支持在可接受的時間段內給出優化方案
8.負責物流系統優化的人員必須具備必備的領導和技術專長
9.商務過程必須支持優化并具有持續的改進能力
10.投資回報必須是可以證實的,必須考慮技術、人員和操作的總成本
(二)物流系統優化的對策
1.集成物流系統要素
2.推動物流系統快速響應
3.構造物流系統無縫接口
習題:作為社會經濟體系系統的一部分,物流系統的目的是獲得物資的( )。
A.空間效益 B.時間效益 C.宏觀效益 D.微觀效益 E.占用效用
答案:CD 考查物流系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