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考前押密卷單選練習六
76.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的時候,需要向銀監會申請。在申請時需要報送的材料不包括( )。
A.近三年內銀行的財務報告
B.業務性質、目標客戶群以及相關分析預測
C.由商業銀行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
D.商業銀行內部相關部門的審核意見
77.假定目前銀行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65%,則兩年期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可以承諾的無附加條件保證收益率是( )。
A.7.5%
B.6.0%
C.5.5%
D.3.5%
78.下列個人理財顧問服務的風險提示管理措施合規的是( )。
A.商業銀行只要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即可,不用管客戶是否理解
B.商業銀行銷售各類理財產品,以及商業銀行對客戶投資情況的評估和分析,都應包含相應的風險提示內容
C.商業銀行通過理財服務銷售的其他產品,可以不進行風險提示
D.客戶要求抄錄“本人已經閱讀上述風險提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曉了本產品風險,愿意承擔相關風險”,但不必在提示欄里簽名
79.關于個人理財業務的客戶關系管理,說法錯誤的是( )。
A.商業銀行進行個人理財主要集中在優質客戶上,對客戶實行分層服務
B.分層服務意味著只為優質客戶提供服務
C.分層服務有利于銀行收益水平的提高
D.分層服務有利于個人金融業務的開拓
80.銀行業從業人員處理客戶投訴時,下列做法最妥當的是( )。
A.對客戶錯誤的投訴與建議不必理會
B.應當耐心聽取客戶投訴,事后若經過調查發現客戶投訴不當,則不必再答復客戶
C.若在機構規定的投訴反饋期限內無法拿出意見,就不必向客戶反饋情況
D.應當認真處理客戶的投訴,并將處理的進展和結果適時地告訴客戶
81.理財產品對應的信托財產變現不及時等原因造成理財產品不能按時支付理財資金,理財期限將相應延長的風險是( )。
A.提前終止風險
B.銷售風險
C.操作風險
D.延期風險
82.關于商業銀行高級管理層進行風險管理的做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定期召集相關人員對個人理財顧問服務的風險狀況進行分析評估
B.要求內部審計部門提供獨立的風險評估報告
C.只建立個人理財業務管理部門內部調查一個層面的內部監督機制
D.應充分認識建立銀行內部監督審核機制對于降低個人理財顧問服務法律風險、操作風險等的重要性
83.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限額進行管理,( )應當根據理財計劃所涉及的交易工具的實際結算方式計算。
A.期權限額
B.交易限額
C.結算信用風險限額
D.結算前信用風險限額
84.從業人員依法合規為客戶提供個人理財服務的基本保障是( )。
A.具備相應的學歷水平和工作經驗
B.具備相關監管部門要求的行業資格
C.掌握所推介產品或向客戶提供咨詢顧問意見所涉及產品的特性
D.了解和掌握與個人理財業務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本行各項個人理財業務的規
85.銀行業從業人員的下列行為中,不符合“崗位職責”有關規定的是( )。
A.不打聽與自身工作無關的信息
B.未經內部職責調整或批準,不為其他崗位人員代為履行職責
C.當有急事需要處理時,將規定自己保管的鑰匙交與其他工作人員暫時代為保管
D.未經內部職責調整或批準,不將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為履行
86.國家審計人員按法定程序對某公司的賬戶進行檢查,銀行業務人員因和該公司有很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在審計人員檢查前幫助該公司進行了資產的轉移。此行為違反了《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操守》中( )的規定。
A.協助執行
B.內幕交易
C.信息披露
D.保護商業秘密和隱私
87.下列違規行為中,不受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處罰的是( )。
A.將一般儲蓄存款產品作為理財計劃銷售并違反國家利率管理政策,進行變相高息攬儲的
B.提供虛假的成本收益分析報告或風險收益預測數據的
C.未按規定進行風險揭示和信息披露的
D.不具備理財業務人員資格的業務人員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銷售理財計劃或產品的
88.按照《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經常項目個人外匯管理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經常項目的外匯管理按照可兌換原則管理
B.境外個人在境內取得的經常項目項下合法人民幣收入,不可以在銀行辦理購匯及匯出
C.個人進行工商登記后,可以憑有關單證辦理委托具有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代理進出口項下的外匯資金收付、劃轉、結匯
D.從事貨物進出口的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在商務部門辦理對外貿易備案后,其貿易外匯資金的管理按照機構外匯收支進行管理
89.李女士的孩子小靜是初三學生,今年16歲,未經李女士的許可,從家中拿走現金3000多元,到珠寶店買了一條白金項鏈,李女士拒絕認可,那么小靜的購買行為( )。
A.無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不可撤銷
90.某公司一年前取得了保險兼業代理許可證,由于經營不善,現已解散,據此,其保險兼業代理許可證應當( )。
A.繼續有效
B.自動失效
C.由該公司在一個月之內交回中國保監會
D.如果該公司在三個月之內沒有交回中國保監會,中國保監會有權宣告該證書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