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第三章練習題及答案(5)
第三章 存貨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存貨采購過程中的合理損耗計入到存貨的成本,對于供貨單位和運輸單位應該承擔的部分計入其他應收款,非常原因造成的損失計入到營業外支出。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B材料的可變現凈值=230-140-8=82(萬元)。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2×10年12月31日D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0×10-1=99(萬元),成本為200萬元,所以賬面價值為99萬元。
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存貨的初始計量。在確定存貨成本過程中,應當注意,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選項D,庫存商品的倉儲費用應計入當期管理費用。
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期末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列示金額=50000+100000+58500+5000=213500(元)。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不可以抵扣,計入存貨成本中,所以期末盤虧對營業利潤的影響金額=5-(100+100×17%)×(1-90%)=-6.7(萬元)。所以選項A正確。
7、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選項A,采購員差旅費800元計入管理費用。選項B,由于是向小規模納稅人購入材料且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按規定,所支付的增值稅不得抵扣,應當計入存貨成本。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是向小規模納稅人購入材料且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按規定,所支付的增值稅不得抵扣;按規定,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費可按7%抵扣;因此,該材料的實際采購成本=200000×(1+3%)+5000×(1-7%)+2000=212650(元)。做題時只要題目沒有明確給出一般納稅人已取得小規模納稅人到稅務局代開的3%的增值稅票,就視為沒有取得這種專用發票,一般納稅人購得的材料就不能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8、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因為收回的加工材料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所以消費稅可以抵扣,不計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乙材料加工完畢入庫時的成本=500000+50000=550000(元)。
本題知識點:加工方式取得存貨的初始計量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A公司收回材料后直接對外銷售,所以消費稅應該計入產品的成本。該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賬價值=50000+2000+80000×10%=60000(元)。注意消費稅計算分兩種情況:如果存在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首選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計算;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9、
<1>、
【正確答案】D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2011年末,庫存商品甲的可變現凈值=380-10=370(萬元)
庫存商品甲的賬面價值為270(300-30)萬元,應將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轉回。
借:存貨跌價準備 30
貸:資產減值損失 30
<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有銷售合同部分乙產品的可變現凈值=6×56-6×1=330(萬元),成本=6×56=336(萬元),所以,期末該部分賬面價值為330萬元;無銷售合同部分乙產品的可變現凈值=2×60-2×1=118(萬元),成本=2×56=112(萬元),該部分賬面價值為112萬元;2007年12月31日乙產品的賬面價值=330+112=442(萬元)。
10、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期末庫存存貨為100套配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后,應以其賬面價值(即可變現凈值)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配件是用于生產A產品的,所以應先判斷A產品是否減值。
A產品可變現凈值=100×(71.75-3)=6875(萬元)
A產品成本=100×(30+42.5)=7250(萬元)
A產品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所以A產品發生減值,那么配件也可能發生了減值。
配件可變現凈值=100×(71.75-42.5-3)
=2625(萬元)
配件成本=100×30=3000(萬元)
配件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000-2625=375(萬元)
11、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①B產品可變現凈值=1000×1200-50000=1150000(元)
B產品成本=740000+500000=1240000(元)
B產品成本大于B產品可變現凈值,所以A材料應按可變現凈值與成本孰低計價。
、贏材料可變現凈值
。1000×1200-500000-50000
。650000(元)
A材料成本為740000元
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40000-650000=90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9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90000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①發出委托加工材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620000
貸:原材料 620000
、谥Ц都庸べM及相關稅金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
-應交消費稅 80000
貸:銀行存款 197000
、壑Ц哆\雜費:
借:委托加工物資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苁栈丶庸げ牧蠒r:
收回加工材料實際成本
。620000+100000+20000=740000(元)
借:原材料 740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740000
12、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N材料的單位成本=(100×100+100×105+50×110)÷(100+100+50)=104(元/千克),因此1月31日結存N材料的成本=(100+100+50-80-50)×104=12480(元)。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月末結存N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60-55-10)×120=11400(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12480-11400=1080(元)。
13、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1.52-0.1)×10000=14200(萬元),成本=1.4×10000=14000(萬元),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沒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1.4-0.1)×3000=3900(萬元),成本=1.4×3000=4200(萬元),期末應計提跌價準備300萬元,由于期初已經計提跌價準備100萬,所以當期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為300-100=200(萬元)。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2月1日銷售A產品影響當期利潤總額的金額=(1.52-0.1)×10000-1.4×10000=200(萬元),3月份銷售A產品影響當期營業成本的金額=100×1.4-100/3000×300=130(萬元)。
14、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購入原材料的實際總成本=100+5+3=108(萬元),實際入庫數量=100×(1-10%)=90(噸),該批原材料實際單位成本=108/90=1.2(萬元/噸)。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收回該批產品的入賬價值=108+9+(108+9)/(1-10%)×10%+2=1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