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重難點解析:稅法的基本構成要素
專題五 稅法的基本構成要素
稅法的構成要素是指各種單行稅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總稱,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
一、納稅義務人(國家對誰征稅)
納稅義務人又叫納稅主體,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根據不同的標準,納稅義務人可以劃分成不同的類別,如劃分為單位和個人,或者劃分為居民納稅人(企業)或者非居民納稅人(企業)。
(一)納稅義務人VS代扣代繳義務人VS代收代繳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VS代扣代繳義務人
(1)代扣代繳義務人,又稱扣繳義務人,是指雖不承擔納稅義務,但依照有關規定,在向納稅人支付收入、結算貨款、收取費用時有義務代扣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案例1】甲公司2011年1月份應當向王某支付5000元的工資,王某依法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為325元,但并非由王某直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而是由甲公司在向王某支付工資時,從所支付的工資中依法直接扣收稅款并代為繳納,如不考慮保險等其他的費用,甲公司應當實際支付給王某5000-325﹦4675(元)。在本例中,王某是納稅義務人,甲公司是代扣代繳義務人。
【案例2】美國一家勞務公司在中國為某大型鋼鐵企業提供機器設備修理勞務,但是總機構在美國,中國只有辦事處。那么中國的辦事處就是扣繳義務人。如果中國連辦事處都沒有,則這家大型鋼鐵企業就是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款項時不支付稅金部分,而是代扣代繳。
(2)如果代扣代繳義務人按規定履行了代扣代繳義務,稅務機關將支付一定的手續費。反之,未按規定代扣代繳稅款,造成應納稅款流失或將已扣繳的稅款私自截留挪用、不按時繳入國庫,一經稅務機關發現,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納稅義務人VS代收代繳義務人
代收代繳義務人是指雖不承擔納稅義務,但依照有關規定,在向納稅人收取商品或勞務收入時,有義務代收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案例】甲企業委托乙企業加工一批煙絲,已知,甲企業提供的材料成本為100萬元(不含稅),支付給乙企業的加工費為40萬元(不含稅),煙絲的消費稅稅率為30%,乙企業沒有同類煙絲的銷售價格。甲企業為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納消費稅=(100+40)÷(1-30%)×30%=60(萬元),由受托方乙企業代收代繳。
(二)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1.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
2.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
(1)根據納稅人的經營規模以及會計核算的健全程度不同,增值稅的納稅人,可以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
| 具體規定 |
基本劃分標準(年銷售額) |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生產企業)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為小規模納稅人 |
特殊劃分標準 | (1)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資格認定,不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依法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 |
【解釋】除上述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其他納稅人屬于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認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2)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納稅人一經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轉為小規模納稅人。
【例題·多選題】下列有關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劃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通常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身份可以相互轉換
B.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其他個人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C.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非企業性單位必須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D.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資格認定
【答案】BD
【解析】(1)選項A:納稅人一經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不得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2)選項C: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三)消費稅的納稅人
消費稅的納稅人,是在中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國務院確定的銷售應稅消費品的其他單位和個人。
(四)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1.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依據《企業所得稅法》負有納稅義務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2.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企業所得稅法》。
【例題·多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有( )。
A.合伙企業
B.個人獨資企業
C.有限責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CD
【解析】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