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嚴把“六關口”,提升審計質量
一是把牢思想關,樹立項目精品意識。樹立創新意識,引導和激發審計人員多角度拓寬工作視野,創新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精品項目的理念和方法。各股室結合審計項目實施情況,在每年12月底前向局機關提交“1-2個”精品項目作為向安康市和陜西省審計廳申報優秀審計項目的參評項目,力促突顯審計亮點。
二是把牢制度關,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在嚴格執行《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審計過錯責任追究工作制度》、《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審計項目計劃管理辦法》、《審計復核實施辦法》、《廉潔審計若干規定》等規章制度,為切實強化審計過程控制、公務行為控制和廉政風險控制提供了規范而具體的操作指南,有效防范了審計風險。
三是把牢程序關,重點防控關鍵環節。在審計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審計準則》規范操作,重點把握人員配置、審前調查、方案編制、現場管理、報告撰寫、資料歸檔等六個關鍵環節。通過層層把關,努力做到過程嚴密、證據充分、結果準確。
四是把牢報告關,規范審計文書檔案。嚴格按照審計署8號令的要求,所有審計項目材料經主審、股室負責人、分管領導審核、業務總復核、局長簽署意見后,統一出具規范的審計決定和審計報告。審計報告基本做到了內容完整、事實清楚、結論正確、引用法律法規適當、處理處罰恰當。
五是把牢回訪關,著力防范審計風險。嚴格執行審計紀律“八不準”規定,實行審前約談、審中監督、審后回訪,注重預警防范。在下發《審計通知書》時,同時向被審計單位宣讀《審計人員工作紀律和廉政規定》,公開廉政舉報電話,發出《廉政紀律執行情況反饋表》,對審計人員審計實施過程中的廉政執行情況實施全程監督,確保審計人員依法從審、廉潔從審。
六是把牢考核關,嚴格兌現獎懲標準。 全面推行審計質量和廉政紀律“一票否決制”。對審計中出現質量問題和違反廉政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股室和人員,在嚴格追究責任的同時,一律取消當年股室和個人的評先評優資格。對獲得優秀審計(調查)項目、線索移送、信息宣傳、黨委政府領導批示的綜合報告,按照局綜合目標考核辦法嚴格兌現獎懲,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