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大綱配套訓練節選(3)
考研政治大綱配套訓練節選(3)
第1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本章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歷史進程和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分別闡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發展、科學體系與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重點掌握的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特別要注意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關內容,尤其要搞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 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第一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是在下列哪個報告中()
A 《論新階段》B 《湖南農 動考察報告》
C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D 《井岡山的斗爭》
2 中國 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A 毛澤東思想B 鄧小平理論
C 科學發展觀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 在中國 的歷史上,第一次鮮明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任務的會議是()
A 二大B 遵義會議
C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D 七大
4 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黨的會議是()
A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B 黨的七大
C 遵義會議D 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
5 鄧小平理論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 黨的十三大B 黨的十四大C 黨的十五大D 黨的十六大
6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 黨的十三大B 黨的十四大C 黨的十五大D 黨的十六大
7 科學發展觀被確定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的會議是()
A 黨的十四大B 黨的十五大C 黨的十六大D 黨的十七大
8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
A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B 實行改革開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
C 堅持黨的領導,保持 員先進性
D 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9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
A 解放思想B 改革開放
C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D 四項基本原則
10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
A 馬克思主義B 社會主義C 改革開放D 科學發展觀
11 新時期以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集中到一點就是()
A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B 實行改革開放
C 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
D 高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
12 毛澤東提出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在()
A 國民革命時期B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C 抗日戰爭時期D 解放戰爭時期
1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歷史地位做出科學評價的歷史文獻是()
A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B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 《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D 《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
1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
A 鄧小平理論B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學發展觀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5 1930年5月,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的主要內容是()
A 論證了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三者的關系
B 孕育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
D 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16 鄧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的是()
A 黨的十三大報告
B 《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 黨的十四大報告
D 黨的十二大報告 17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的一個主要理論問題是()
A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 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C 什么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 什么是黨的指導思想
18 我們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
A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 堅持與時俱進
D 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
A 發展B 提高效益C 全面協調可持續D 統籌兼顧
20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
A 社會和諧B 以人為本C 全面協調可持續D 統籌兼顧
21 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
A 迅速發展B 保持穩定C 全面協調可持續D 社會和諧
22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
A 發展B 以人為本C 全面協調可持續D 統籌兼顧
23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根本依據是()
A 世界經濟發展經驗
B 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
C 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理念
D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24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現實依據是()
A 世界經濟發展經驗
B 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
C 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理念
D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25 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回答了()
A 什么是改革開放,怎么進行對外開放
B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
C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么建設黨
D 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得分。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
A 毛澤東思想B 鄧小平理論
C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學發展觀
2 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在實踐上探索出的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是()
A 農村包圍城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B 中國特色的大躍進道路
C 中國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
D 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 下列著作中,屬于毛澤東在1928年至1930年完成的,標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是()
A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岡山的斗爭》
D 《湖南農動考察報告》
4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標志有()
A 在理論上論證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B 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C 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D 形成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理論
5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基本方面有()
A 實事求是B 群眾路線C 獨立自主D 統一戰線
6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A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B 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C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淵源和理論先導
D 是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精神支柱
7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國內社會歷史條件有()
A 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B 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成敗
C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D 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
8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 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歸結起來就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問題有()
A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B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 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 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9 關于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A 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
B 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C 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D 是指導中國人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0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國 必須()
A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B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 始終代表社會歷史發展的潮流
11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的()
A 立黨之本B 執政之基C 強國之路D 力量之源
12 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地說,就是()
A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 要尊重和保障 ,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
C 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D 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13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指()
A 具體的、現實的人B 廣大人民群眾
C 作為個體的個人D 社會全體成員
1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它們都()
A 是中國 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B 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特殊規律
C 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
D 體現了馬列主義基本原理
15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毛澤東思想做出系統概括和闡述的黨的文獻有()
A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 劉少奇在七大上所做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C 鄧小平八大上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D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三、材料分析題
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材料2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 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認真總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經驗,形成有利于學習研究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導向、輿論導向、用人導向和體制機制,不斷推動學習實踐活動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抓住工作重點,加快完善制度環境,真正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實踐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請回答:
(1)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2)簡述當前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的重大意義。如何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頁
材料2毛澤東指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
請回答:
(1)結合材料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及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意義。
3 以下是關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材料
材料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摘自黨的十七大報告
材料2 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摘自 “6?25講話”
材料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摘自黨的十七大報告
材料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摘自黨的十七大報告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如下問題:
(1)結合材料1、2,并聯系改革開放的歷程,分析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2)結合材料3,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及其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4中所提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最新新聞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 管理會計師PCMA 免費試聽
- 中級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稅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智能財務師 免費試聽
- 國際注冊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國際財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注冊會計師考試 免費試聽
- 全國外貿會計考試 免費試聽
- 會計實務操作 免費試聽
- 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