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藥物分析(1)
―、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15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71.有一種含氮的藥物,如用紅外光譜判斷它是否為腈類物質時,主要依據的譜帶范圍為
A 3300―3000cm-1
B 3000―2700cm-1
C 2400―2100cm-1
D 1900―1650cm-1
E 1500一1300cm-l
72.電泳法是
A 在電場下測量電流的一種分析方法
B 在電場下測量電導的一種分析方法
C 在電場下測量電量的一種分析方法
D 在電場下分離供試品中不帶電荷組分的一種方法
E 在電場下分離供試品中帶電荷組分的一種方法
73.中國藥典規定“精密稱定”時,系指重量應準確在所取重量的
A 百分之一 B 千分之一
C 萬分之一 D 百分之十
E 千分之三
74.熒光是指當用一定波長的紫外光或可見光照射某一物質時,此物質會在短時間內發射出
A 波長較照射光波長為短的光
B 波長較照射光波長為長的光
C 波長與照射光波長相等的光
D 波長較磷光波長為長的光
E 波長與磷光波長相等的光
75.測得兩色譜峰的保留時間Trl=6.5min,Tr2=8.3min,峰寬Wl=1.0min,W2=1.4min,則兩峰分離度只為
A 0.22 B 1.2
C 2.5 D 0.75
E 1.5
76.某藥廠生產的維生素C要外銷到英國,其質量的控制應根據
A 衛生部藥品質量標準 B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C 國際藥典 D BP
E USP
77.酸性染料比色法中,水相的pH值過小,則
A 能形成離子對
B 有機溶劑提取能完全
C 酸性染料以陰離子狀態存在
D 生物堿幾乎全部以分子狀態存在
E 酸性染料以分子狀態存在
78.苯甲酸鈉的含量測定,中國藥典(1995年版)采用雙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劑體系為
A 水一乙醇 B 水一冰醋酸
C 水一氯仿 D 水一乙醚
E 水一丙酮
79.檢查維生素C中的重金屬時,若取樣量為l.og,要求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問應吸取標準鉛溶液(每1ml=O.0lmg的Pb)多少ml?
A 0.2ml B 0.4ml
C 2ml D 1m1
E 20ml
80.用電位法測定溶液pH值時,需用標準緩沖液對酸度計進行定位.
A 定位后,更換玻璃電極,測量中不會產生較大誤差
B 定位后,測量中定位鈕不能再變動
C 定位后,變動定位鈕對測量無影響
D 定位后,只要不變動定位鈕,可以使用數天
E 酸度計測量的準確度只與標準緩沖液的準確度有關
81.亞硝酸鈉滴定法中,加KBr的作用是
A 添加Br- B 生成NO+?Br-
C.生成HBr D 生成Br2
E 抑制反應進行
82.維生素C注射液中抗氧劑亞硫酸氫鈉對碘量法有干擾,能排除其干擾的掩蔽劑是
A 硼酸 B 草酸
C 丙酮 D 酒石酸
E 丙醇
83.無旋光性的藥物是
A 四環素 B 青霉素
C 鹽酸麻黃堿 D 乙酰水楊酸
E 葡萄糖
84.硅鎢酸重量法測定維生素B1的原理及操作要點是
A 在中檔性溶液中加入硅鎢酸的反應,形成沉淀,稱重求算含量
B 在堿性溶液中加入硅鎢酸的反應,形成沉淀,稱重求算含量
C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硅鎢酸的反應,形成沉淀,稱重不算含量
D 在個性溶液中加入硅鎢酸的反應,形成沉淀,溶解,以標準液測定求算含量
E 在堿性溶液中加入硅鎢酸的反應,形成沉淀,溶解,以標準液測定求算含量
85.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劑的突變來判斷化學計量點的到達,在指示劑變色時停止滴定,這一點為
A 化學計量點 B 滴定分析
C 滴定等當點 D 滴定終點
E 滴定誤差
二、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20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5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86-0]鑒別的藥物是
A 青霉素鉀 B 硫酸阿托品
C 醋酸氟輕松 D 苯巴比妥鈉
E 甘油
86.樣品經氧瓶燃燒破壞后,加茜素氟藍試液、醋酸鈉―醋酸溶液、硝酸亞鈰試液顯藍紫色
87.樣品溶液加氯化鋇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88.樣品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顯鮮黃色
89.樣品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顯紫色
90.樣品加硫酸氫鉀,加熱,發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氣
[91-95]可發生的反應是
A 硫色素反應 B 麥芽酚反應
C Kober反應 D 差向異構化反應
E 銅鹽反應
91.巴比妥在堿性溶液中
92.雌激素與硫酸―乙醇共熱
93.鏈霉素在堿性溶液中
94.四環素在pH 2.o一6.0時
95.維生素B1在堿液中被氧化
[96-100]所含待測雜質的適宜檢測量為
A 0.002mg B 0.01―0.02mg
C 0.0l一0.05mg D 0.05―0.08mg
E 0.1―0.5mg
96.硫酸鹽檢查法中,50ml溶液中
97.鐵鹽檢查法中,50ml溶液中
98.重金屬檢查法中,35m1溶液中
99.古蔡法中,反應液中
100.氯化物檢查法中,50ml溶液中
[101-105]操作中應選用的儀器是
A 量筒 B 分析天平(感量0.1mg)
C 臺秤 D 移液管
E 容量瓶
101.含量測定時,取供試品約0.2g,精密稱定
102.配制硝酸銀滴定液時,稱取硝酸銀17.5g
l03.標定四苯硼鈉液(0.02mol/L)時,精密量取本液10ml
104.氯化物檢查中,配制標準氯化鈉溶液1000ml
105.配制高效液相色譜流動相[甲醇―水(30:70)〕500ml
三、C型題(比較選擇題)共20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5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106-110]適用于
A 古蔡(Gutzeit)法 B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
C A和B均可 D A和B均不可
106.在連接砷化氫發生瓶的導管中裝入醋酸鉛棉花
107.使用的標準砷溶液為2m1
108.測定結果要與標準砷斑相比較
109.要測定吸收度
110.要用酸堿滴定法
[111-115]
A 應該測定片劑中的主藥 B 應該測定降解物
C A和B均應測 D A和B均不測
111.含量測定
112.穩定性考查
113.雜質檢查
114.干燥失重
115.溶出度測定
[116-120]應檢查的項目
A 含量均勻度 B 無菌
C A和B均要求 D A和B均不要求
116.小劑量片劑
117.小劑量膠囊劑
118.注射劑
l19.滴眼劑
120.糖漿劑
[121-125]用于鑒別反應的藥物
A 硫噴妥鈉 B 苯巴比妥
C A和B均可 D A和B均不可
121.與堿溶液共沸產生氨氣
122.在堿性溶液中與硝酸銀試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123.在堿性溶液中與Pb2+離子反應,加熱后有黑色沉淀
124.與甲醛―硫酸反應生成玫瑰紅色環
125.在酸性溶液中與三氯化鐵反應顯紫董色
四、x型題(多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
126.物質的折光率與下列因素有關
A 光線的波長 B 被測物質的溫度
C 光路的長短 D 被測物質濃度
B 雜質含量
127.亞硝酸鈉滴定法中,可用于指示終點的方法有
A 自身指示劑法 B 內指示劑法
C 永停法 D 外指示劑法
K 電位法
128.在氣相色譜法中,與含量成正比的是色譜峰的
A 保留體積 B 保留時間
C 相對保留值 D 峰高
E 峰面積
129.生物堿類藥物制劑的測定方法
A 直接用有機溶劑提取后,用H2SO4標準液滴定
B 堿化后用有機溶劑提取,再用Na0H水溶液滴定
C 堿化后用有機溶劑提取,蒸去有機溶劑后用個性醇溶液,再用H2SO4標準液滴定
D 堿化后用有機溶劑提取,蒸去有機溶劑,再加入定量的H2SO4,再用NaOH標準液回滴
E 酸化后,用有機溶劑提取,采用適宜方法滴定
130.脂肪及脂肪油檢驗項目通常有
A 酸、堿、水分 B 酸值、凝點、熔點
C 氯化物 D 羥值、碘值
E 砷鹽
131.在藥物生產過程中引入雜質的途徑為
A 原料不純或部分未反應完全的原料造成
B 合成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或副產物分離不凈造成
C 需加入的各種試劑產生吸附。共沉淀生成混晶等造成
D 所用金屬器皿及裝置等引入雜質
E 由于操作不妥,日光曝曬而使產品發生分解引入的雜質
132.有機鹵素藥物常用的測定方法有
A 直接回流后測定法 B 堿性還原后測定法
C 氧瓶燃燒分解后測定法 D 直接絡合滴定法
E 硝酸銀標準液直接滴定法
133.選擇氧瓶燃燒法所必備的實驗物品
A 磨口硬質玻璃錐形瓶 B 鉑絲
C 普通濾紙 D 氫氣
E 無灰濾紙
134.藥物制劑的檢查中
A 雜質檢查項目應與原料藥的檢查項目相同
B 雜質檢查項目應與輔料的檢查項目相同
C 雜質檢查主要是檢查制劑生產、貯存過程中引入或產生的雜質
D 不再進行雜質檢查
E 除雜質檢查外還應進行制劑學方面的有關檢查
相關文章
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報名 (2010-12-29 09:50:44) |
鎮江市國家執業藥師、審計師資格考試同時舉行 (2010-10-20 15:57:53) |
10.16-17日執業藥師考試安排 (2010-10-11 11:19:17) |
江蘇省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 (2010-09-29 10:42:25)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4) (2010-06-13 21:03:00)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5) (2010-06-13 21:03:00)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6) (2010-06-13 21:03:00)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1) (2010-06-13 21:02:00)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2) (2010-06-13 21:02:00) |
執業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3) (2010-06-13 21: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