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診斷學輔導筆記(1)
第一章 緒論
中醫診斷學是論述中醫診斷疾病,辨別證候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的一門課程。診斷即對人體健康狀態和病證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斷。它是由基礎醫學引申到臨床醫學的橋梁,具有基礎理論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的特點,是中醫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確的防治取決于正確的診斷,正確的診斷來源于對患者四診的周密診察和精確的辯證分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不會有正確的治療。所以診斷在防治疾病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第一節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中醫診斷學,是歷代醫家臨床診病經驗的積累,它的理論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紀著名醫家扁鵲就以"切脈、望色、聽聲、寫(猶審)形"等為人診病。
在《黃帝內經》和《難經》中,不僅奠定了望、聞、問、切四診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而且提出診斷疾病必須結合致病的內外因素全面考慮。《素問?疏五過論》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
公元二世紀,西漢名醫淳于意首創"診籍"即病案,記錄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狀、方藥、日期等,作為復診的參考。公元三世紀初,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把病、脈、證、治結合起來,作出了診病、辨證、論治的規范。與此同時,著名醫家華佗的《中藏經》也記載了豐富的診病經驗,以論脈、論病、論臟腑寒熱虛實、生化順逆之法著名。
西晉王叔和的《脈經》,是我國最早的脈學專著,既闡明脈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脈法,對后世影響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載列各種疾病的證候1739論。唐代孫思邈認為,診病要不為外部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指出:"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營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
宋、金、元時期,診斷學又有新的發展,宋代朱肱《南陽活人書》強調治傷寒切脈是辨別表里虛實的關鍵,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論述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因辨證。
金元之世,專攻診斷者,頗不乏人。滑伯仁的《診家樞要》專論診法。戴起宗的《脈訣刊誤集解》對脈學極為有益。金元四大家對診斷學的論述各有特色,如劉河間辨證重視病機,張子和重視癥狀鑒別。李東垣重視外感內傷的征候的異同,朱丹溪重視氣血痰郁的辨證。
明清時期,對四診和辨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診的研究,以脈診和舌診的發展尤為突出。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著《瀕湖脈學》,摘取諸家脈學精華,詳分27種脈,編成歌訣,便于誦習。清代李延星《脈訣匯辨》、賀升平《脈要圖注詳解》等把脈學與生理、病理及證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在舌診方面,繼元代杜清碧增補敖氏《傷寒金鏡錄》后,明代申斗垣的《傷寒觀舌心法》,清代張登的《傷寒舌鑒》,傅松元的《舌胎統志》等對察舌辨證多有研究。清代《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以四言歌訣簡要地介紹四診理論和方法,便于實用。
明清時期對辨證的研究更為深入,尤以傷寒、溫病的診斷與辨證最為突出。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傳忠錄》,特別是清代程鐘齡《知覺心悟》,都把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作為辨證的大法。明清重《傷寒論》,致力于六經辨證研究的約百余家,各有精避見解。如明初王初道的《醫經溯洄集》、清代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等等。明清創溫病的辨證,葉天士《外感溫熱篇》中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溫病條辨》中三焦辨證,分別開創了對溫熱病病變表坎特征與轉變規律的研究。
近代,診斷學的發展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圖辨舌指南》,把辨舌診斷與治法并提,內容翔實,多為經驗之談。建國以來,中醫診斷學受到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研究,獲得了新的苗頭與成就。例如:運用電子儀器描記脈圖研究脈學,以微型電子計算機輸入常見病辨證論治系統研究辯證學等等。為中醫診病、辨證開避了新途徑。
課程推薦
- 中級會計職稱普通班
- 中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中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中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40元/一門 450元/兩門 680元/三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80元/一門 1200元/兩門 1800元/三門 |
購買![]() |
- 中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 中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實驗版
模擬題庫 | 題庫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綜合版![]() |
題庫特色 |
120元/一門 200元/兩門 240元/三門 |
購買![]() |
模擬題庫 | 題庫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版 | 題庫特色 |
240元/一門 480元/兩門 720元/三門 |
購買![]() |
最新新聞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 管理會計師PCMA 免費試聽
- 中級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稅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智能財務師 免費試聽
- 國際注冊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國際財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注冊會計師考試 免費試聽
- 全國外貿會計考試 免費試聽
- 會計實務操作 免費試聽
- 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