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考點與要點歸納:第八章教學(下)
第八章教學(下)
復習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策略。
知識點梳理
1.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
(1)備課
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內容包括: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制定教學進度計劃。
(2)上課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上好課,上課是教學工作諸環(huán)節(jié)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僬n的類型,是指根據(jù)教學任務劃分課的種類。根據(jù)教學的任務可分為:傳授新知識課,鞏固新知識課,培養(yǎng)技能技巧課,檢查知識課。根據(jù)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可分為: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
、谡n的結構,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
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yè)等。
③上好課的具體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3)作業(yè)檢查與批改
作業(yè)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各種類型練習。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業(yè)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業(yè)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
③布置作業(yè)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
、芙處煈洺z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yè)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指在課堂教學規(guī)定的時間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課外輔導一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工作。
(5)學業(yè)成績考查與評定
學業(yè)成績的考查與評定,俗稱測驗或考試,是以測驗的形式定量地評定學生個人的能力得到的結果。學校通過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測量和評價,可以檢查教學的完成情況,從檢查中獲得的反饋信息,可以用來指導、調節(jié)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從而改善教學,提高質量。①試題類型
試題類型大體有供答型和選答型兩大類。
供答型試題又分簡答式試題和陳述武試題兩種。簡答式試題的最簡便形式是填充題。選答型試題可以分為是非題、多項選擇題與組配式試題三種。
、跍y驗的質量
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測驗的信度,又稱測驗的可靠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性程度。
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的難易程度。
測驗的區(qū)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qū)分的程度,即具有區(qū)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評價是指根據(jù)測驗分數(shù)、觀察和報告對被測驗者的行為、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或價值作出判斷。
2.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在教學史上先后出現(xiàn)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和道爾頓制等。
(1)班級授課制
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jù)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直至現(xiàn)在,班級授課制仍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yōu)缺點:
、儆欣诮洕行У、大面積地培養(yǎng)人才
②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于發(fā)揮班集體的教學作用
、馨嗉壥谡n制也有它的缺點,主要表現(xiàn)在強調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組教學制
所謂分組教學,就是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一般可分為兩類:外部分組和內部分組。
外部分組主要有兩種形式:學科能力分組和跨學科能力分組。內部分組是指在傳統(tǒng)的按年齡編班的班級內,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等編組。
分組教學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較嚴重的問題,一是很難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對待分組教學上,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意愿常常與學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學生容易產生驕傲情緒,普通班、慢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降低。
(3)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
設計教學法就是主張廢除班級授課制和教科書,打破傳統(tǒng)的學科界限,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的和內容,在自己設計、自己負責任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通過上課向學生系統(tǒng)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
3.對教學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學策略表示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就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jù)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
4.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5.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
(1)內容型策略
可以有兩條途徑: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結構化策略強調知識結構,主張抓住知識的主干部分,削枝強干,構建簡明的知識體系。結構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還可分為直線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綜合式等。問題化策略強調學習著重于考慮、發(fā)掘問題,及時培養(yǎng)問題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學組織形式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學方法和技術為中心的策略,這是一個包含著各種各樣方法、技術、程序和模式的領域。
(4)綜合型策略
綜合型策略是直接從教學目標、任務出發(fā),綜合展開的教學策略。綜合型策略的改進出現(xiàn)了兩個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師主導取向,或稱指導教學;二是學生自學取向。
重點難點提示
重點: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班級授課制及其優(yōu)缺點、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
最新新聞
網站地圖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 管理會計師PCMA 免費試聽
- 中級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稅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智能財務師 免費試聽
- 國際注冊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國際財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注冊會計師考試 免費試聽
- 全國外貿會計考試 免費試聽
- 會計實務操作 免費試聽
- 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