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會計證考試會計基礎重點提綱:會計要素(2)
2.負債
(1)定義(需要牢記):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2)特征:(易考簡答題)
第一,負債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第二,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分類:負債按其流動性不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應付股利、其它暫收及應付款、預提費用和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
(1)定義: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說明:企業資產形成的資金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債權人,一個是所有者。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形成企業負債,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形成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2)特征:(易考簡答題)
第一,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第二,企業清算時,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后,所有者權益才可還給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憑借所有者權益能夠參與利潤分配。
(3)內容(需要牢記):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其中,前兩者是由企業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價發行股票),而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是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所實現的利潤留存企業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統稱為留存收益。 所以,也可以表述為: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
〔例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B.所有者權益的金額等于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C.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D.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留存收益等
答案:AB
解析: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因此,C的說法不正確;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因此,D的說法不正確。
(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經營成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最終成果,是資金運動顯著變動狀態的主要體現。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也包括三項,即收入、費用和利潤。
1.收入:
(1)定義: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分類:按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營業執照注明的主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營業執照注明的兼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
(3)收入與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關系:
收入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或兩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還債),最終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注意:
1)并非所有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增加都是企業的收入;(例如接受投資)
2)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3)收入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
〔例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形成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B.所有者權益增加一定表明企業獲得了收入
C.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D.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屬于收入
答案:ABD
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所有者權益增加不一定表明企業獲得了收入;收入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
(1)定義(需要牢記):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2)特征:(易考簡答題)
第一,負債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第二,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分類:負債按其流動性不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應付股利、其它暫收及應付款、預提費用和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
(1)定義: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說明:企業資產形成的資金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債權人,一個是所有者。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形成企業負債,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形成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2)特征:(易考簡答題)
第一,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第二,企業清算時,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后,所有者權益才可還給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憑借所有者權益能夠參與利潤分配。
(3)內容(需要牢記):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其中,前兩者是由企業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價發行股票),而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是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所實現的利潤留存企業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統稱為留存收益。 所以,也可以表述為: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
〔例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B.所有者權益的金額等于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C.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D.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留存收益等
答案:AB
解析: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因此,C的說法不正確;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因此,D的說法不正確。
(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經營成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最終成果,是資金運動顯著變動狀態的主要體現。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也包括三項,即收入、費用和利潤。
1.收入:
(1)定義: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分類:按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營業執照注明的主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營業執照注明的兼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
(3)收入與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關系:
收入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或兩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還債),最終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注意:
1)并非所有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增加都是企業的收入;(例如接受投資)
2)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3)收入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
〔例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形成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B.所有者權益增加一定表明企業獲得了收入
C.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D.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屬于收入
答案:ABD
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所有者權益增加不一定表明企業獲得了收入;收入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
時間:2011-12-15 責任編輯:zjjs_cj3
相關文章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三節會計賬簿格式和登記講義 (2013-03-18 16:07:22)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二節會計賬簿的內容、啟用與登記規則講義 (2013-03-18 16:00:50)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一節會計賬簿的概述講義 (2013-03-18 15:59:00)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四節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講義 (2013-03-18 15:55:59)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三節記賬憑證講義 (2013-03-18 15:16:02) |
注冊會計師報名政策解讀 (2013-03-18 15:11:1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二節原始憑證講義 (2013-03-18 15:09:16)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一節會計憑證的概述講義 (2013-03-18 11:26:1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三章第二節復式記賬講義 (2013-03-18 11:21:0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三章第一節會計等式講義 (2013-03-18 11: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