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的三個層次
(1)第一個層面:財務報表分析和財務報告,這是一種總結揭示性的分析,通過分析報表數據的比例、趨勢、對比過去和同行業、驗證邏輯性、發現異常變化和波動等,看看財務報告是否準確地反映了經營情況,看看企業經營的運營態勢是否如之前所料,看看能否發現一些問題的初期苗頭。
這種分析主要針對數字進行,像統計分析,總結式的,以發現問題為主,以匯報情況為主,以異常變化為主要分析對象;
現實情況往往是這樣的,報表分析發現一堆的異常現象,也就是說報表上的數據與我們感受到的經營情況不符,經過分析發現,會計處理的時候為了稅務、時間結點、發票細目、錯誤更正等等導致的記賬數據與當期經營情況脫離,比如:有的公司工資記錄的是上月的,業務招待費發票因為開成了辦公費內容而導致會計記入辦公費,導致辦公費異常增加等等;這樣的財務分析的結果往往成了告訴人家財務的賬目是對的,與你想象的不一樣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換句話說,在種種情況下,大多數月度的財務報告是不能看的,只能去看信息系統的數據。
這類分析在外企一般叫reporting+reconciliation,屬于會計范疇。
(2)第二個層面:經營分析,分析預算、費用、成本、利潤、價格、風險等等單項指標或者總體經營指標,找出問題,或者已經知道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發現問題的根源,這種類型的分析看似簡單,但是因其涉及其他部門或者要對公司的經營情況有所了解,對財務人員的要求要高一些,而且這種分析結果要有可行性和指導性,要產生結果,支持經營決策的制定,那么分析本身就不單純對數據,而是考慮經營效率的各方面因素,這類分析以提出改進方法、解決問題為主;
這類分析在外企一般歸并到business control范圍,由業務部門參與或者協助各級業務總監(財務)來完成。
(3)第三個層面:戰略決策支持分析,這類分析因牽扯到企業的長期和重大決策,顯得很重要,而且必須對企業的資源情況,甚至市場、技術走勢,企業實力,企業的前世今生都有所了解,才能作出正確分析,這類分析一般要自己建立模型,構建已知條件,演繹發展變化,幫助經營管理的決策者進行判斷,這類分析容智慧和主觀判斷在里面,更具有挑戰性,一般涉及到企業并購、行業競爭策略選擇、重大投融資、企業改革和重組、流程再造等等;這類分析以給出判斷依據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為主;
這類分析一般由CFO或者財務總監親自操辦,財務分析人員和各業務單元負責人配合,或者有專門的項目經理。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