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備考輔導第十二章6
第六節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處理(新增)
一、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
【關注】壞賬損失、存貨損失、境外營業機構損失
(一)企業除貸款類債權外的應收、預付賬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減除可收回金額后確認的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款項,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債務人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被撤銷,或者被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照,其清算財產不足清償的;
2.債務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蹤、死亡,其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償的;
3.債務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償,且有確鑿證據證明已無力清償債務的;
4.與債務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或法院批準破產重整計劃后,無法追償的;
5.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收回的;
6.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起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企業境內、境外營業機構發生的資產損失應分開核算,對境外營業機構由于發生資產損失而產生的虧損,不得在計算境內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二、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
(一)稅前扣除審批
1.自行計算扣除與審批扣除:
企業實際發生的資產損失按稅務管理方式可分為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和須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方式 | 項目 |
企業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 | 1.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變賣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存貨發生的資產損失; |
需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 上述以外的資產損失 |
2.審批權限:
(1)企業因國務院決定事項所形成的資產損失,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資產損失的具體審批事項后,報省級稅務機關負責審批。
(2)其他資產損失按屬地審批的原則,由企業所在地管轄的省級稅務機關根據損失金額大小、證據涉及地區等因素,適當劃分審批權限。
(3)企業捆綁資產所發生的損失,由企業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審批。
負責審批的稅務機關應對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審批申請即報即批。
【關注】三個時間:30個工作日、30天、45日
(二)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
外部證據 | 內部證據 |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 | 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項資產發生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內部證明或承擔責任的聲明 |
(1)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者裁定; | (1)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 |
(三)各種資產損失的證據
1.了解: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發生符合壞賬損失條件的,申請壞賬損失稅前扣除應提供的相關依據(P348)
2.熟悉:投資損失的認定
※企業的股權(權益)投資當有確鑿證據表明已形成資產損失時,應扣除責任人和保險賠款、變價收入或可收回金額后,再確認發生的資產損失。
其中:可收回金額一律暫定為賬面余額的5%.
※下列股權和債權不得確認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損失(P354):
(1)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不論何種原因,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2)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3)行政干預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4)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5)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6)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
(7)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
(四)企業以前年度損失未扣除的處理(了解)
企業因以前年度資產損失未在稅前扣除而多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審批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予以抵繳,抵繳不足的,可以在以后年度遞延抵繳。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