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成就
一、建立人才培養國際合作體系,大力培養國際化人才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專家行業,需要大量優秀的國際化人才。中注協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建立了國際人才培養合作體系,完善了國際化人才機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選送優秀學生和行業骨干到境外實習培訓。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注協就選送優秀學生到境外國際會計公司開展為期一年的實習培訓。上世紀90年代,先后選送三批事務所業務骨干到香港地區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一到兩年的實習培訓。從2005年起,為了培養行業后備人才,開展注冊會計師專業優秀學生境外實習,已選送數百名優秀學生參加了該項目。通過境外實習培訓,實習人員熟悉了國際商務規則,掌握了先進的審計理念和方法,了解了事務所管理經驗,提高了專業素質和外語水平,為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許多人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
舉辦行業管理人員和后備人才境外考察班。中注協非常重視學習境外職業組織管理經驗和好的做法,組織行業管理人員到境外考察學習,內容涉及行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如資格考試、準則制定、質量監管、會員注冊,繼續教育等。通過考察學習,行業管理人員開闊了視野,學習了知識,提升了素質。
同時,為實施行業人才戰略,加快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中注協對行業領軍后備人才分期分批地開展境外培訓,為行業領軍后備人才熟悉國際規則、國際準則和國際環境創造條件。迄今行業領軍后備人才境外培訓班已舉辦2期,培訓40余人。
支持和資助中國注冊會計師取得國際認可的境外職業資格。與境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職業組織建立合作機制,支持和鼓勵中國注冊會計師通過一定時期的強化學習,取得國際認可的境外職業資格。目前,中注協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香港會計師公會、澳洲會計師公會簽署合作協議,借助其教育培訓體系,推動中國注冊會計師取得上述職業組織的資格。已有300余名注冊會計師參加培訓,50人已經完成了全部或者階段性考試科目,15人取得澳洲注冊會計師資格。
通過多年的國際合作實踐,我國行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體系日益完善。在培訓地點上,涉及歐洲、美洲、澳洲等注冊會計師行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培訓的形式上,長期實習培訓和短期考察學習并行;在培訓依托上,包括國際會計公司、境外職業組織和國外知名大學;在培訓對象上,覆蓋行業管理人員、行業領軍后備人才、主任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
二、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在行業管理工作中,中注協一貫重視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每項重大制度的出臺、重大戰略的推出和重大難題的破解,都是在深入研究行業發展實際情況和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完成的。
在參與起草和修訂《注冊會計師法》過程中,中注協組織考察團赴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了解國外注冊會計師立法情況和經驗,并翻譯整理了大量國別資料,為注冊會計師法起草和修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考試制度建立和改革過程中,中注協多次組織境外考察,選派員工赴澳大利亞和英國等職業組織學習境外考試制度;利用亞行贈款項目,聘請境外資深咨詢專家,提出改革完善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的咨詢意見;成立境外專家組,尋求國際專家和境外職業組織對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
在審計準則國際趨同戰略實施中,中注協積極跟蹤國際審計準則的發展動態,認真研究國際準則新變化,實質性推動中國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根據工作進展,派代表參加國際審計鑒證準則理事會、國際職業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委員會等準則制定機構的會議,直接參與國際準則的討論和制定。為應對國際審計準則體例和技術要求明晰化的變化以及國際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進展,中注協正在修訂中國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守則,以期實現與國際準則的動態趨同。
在推進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中,中注協積極與境外機構聯系,為事務所開辟國際市場牽線搭橋、洽談結對,尋求合作渠道。近年來,中注協組織事務所到非洲進行考察、參加東盟市場業務培訓、訪問歐洲服務貿易主管部門和協會、到香港參加服務貿易洽談會及承辦會計服務論壇,向國際社會推介中國的事務所和會計師行業。
在參與單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過程中,中注協積極與商務部等政府部門溝通,派代表先后參加商務部組織的瑞士WTO會計服務談判、日本和澳大利亞WTO項目考察、新加坡自由貿易區談判等項目,認真研究其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提出要價建議,同時推動談判對方開放會計市場。
在推動中注協網絡和信息化建設中,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中注協利用世行項目,組織行業信息管理考察團,到美國、加拿大考察和學習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世行貸款及其他配套資金,完成中注協網站、內部局域網和全行業廣域網建設及與各地方協會聯網項目,實現了行業協會信息交流的網絡化。
在推進行業發展研究和探索過程中,先后利用世行“會計改革與發展”貸款項目和亞行“強化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建設”項目,組織境外考察、外派學習,聘請境外資深專家,研究提出行業建設研究報告,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目標設定和規劃設計提供了支持。
三、積極參與會計行業國際事務,提升行業的國際話語權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標準的決策,增強在國際職業組織的話語權,成為行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經驗。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中注協自1996年、1997年加入亞太會計師聯合會(CAPA)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以來,積極參與各職業組織的事務。中注協領導歷任CAPA理事、副主席和主席等職;自2004年至今,中注協領導一直擔任IFAC理事。在這過程中,積極履行職責,參與國際職業組織規則的制定和事務的決策。
在國際會計教育準則理事會、國際審計實務委員會、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中小事務所委員會、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理事會等機構,中注協派出委員,直接參與準則制定工作。
中注協積極參與IFAC和CAPA各項工作和活動,在國際會計舞臺發表自己的主張。1988年,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在巴黎召開的第15屆世界會計師大會,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張佑才出席大會并發表演講;2002年,中注協協助香港會計師公會做好第16屆世界會計師大會的組織工作,并組建最大規模代表團與會,時任總理朱櫧基出席大會發表重要講話,財政部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2006年,財政部王軍副部長率行業代表團出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17屆世界會計師大會,并發表演講;2007年,中注協劉仲藜會長率團出席在日本大阪召開的第17次亞太會計師大會并發表演講。
積極參與重大國際事務的決策。中注協多次積極參加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與各會員組織一道,促成了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關于制定并倡導遵循高質量的國際準則、促進與會員組織的聯合與合作、代表國際會計行業對公共政策問題發表言論的職能定位,支持和影響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及會計行業重大動議;參與公眾利益監督理事會(PIOB)這一監督機構的設立,強化社會公眾對準則制定的監督,恢復社會公眾對會計行業的信心。中注協還多次就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重要人事安排、吸納會員等工作發表意見,促進其公平、規范運作。
對于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經常開展的行業調查工作,中注協以積極的姿態給予回應。完成了組織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機構、交易所等各方面參與的財務報告供應鏈調查、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會員義務遵循項目,以及積極回應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領導力年度調查、媒體信息運用調查等等。
中注協還對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網站建設及信息宣傳給予支持,包括動議并促成多語種網站的建立,網站中文頻道資料的翻譯校稿,向該網站不定期提供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重點工作信息,及時翻譯整理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新聞簡報及重要工作和動態,向行業進行宣傳。
扎實推動國際規則的實施。在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同時,遵循國際慣例、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是作為國際組織成員的義務,也是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在資格準入、準則制定、教育培訓、職業監管等諸多方面,借鑒國際經驗,體現了國際慣例,其中,審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準則的趨同。當前正在推進考試制度改革和職業道德準則的完善,將國際趨同作為改革完善工作的重要目標。
中注協作為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會員組織和理事會成員,一直以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參與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遵循項目各個階段工作,認真遵循會員義務公告要求及其提出的各項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提交未來的行動計劃,成為首批通過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審定最終行動方案的6家會計職業組織之一。中國會計師行業遵循國際規則的積極實踐,得到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的充分肯定,被譽為為發展中國家會員組織和其他成員組織樹立了良好典范。
總結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對國際信息的掌握、國際事務的參與,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動力之一。在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無論是促進行業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還是有助于行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我們始終應當堅持的重要方面。
展望未來,中注協將順應行業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本著開放中國會計市場與走向國際并舉的原則,更加積極主動、目標明確地開展有關國際活動,不斷探索國際合作的新途徑、新形式。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性會計職業組織事務,鞏固和擴大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與國際會計師界的友誼,促進國際會計職業對我們的理解和信任,把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不斷推向深入。
(中國會計報 2008-12-25)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專家行業,需要大量優秀的國際化人才。中注協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建立了國際人才培養合作體系,完善了國際化人才機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選送優秀學生和行業骨干到境外實習培訓。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注協就選送優秀學生到境外國際會計公司開展為期一年的實習培訓。上世紀90年代,先后選送三批事務所業務骨干到香港地區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一到兩年的實習培訓。從2005年起,為了培養行業后備人才,開展注冊會計師專業優秀學生境外實習,已選送數百名優秀學生參加了該項目。通過境外實習培訓,實習人員熟悉了國際商務規則,掌握了先進的審計理念和方法,了解了事務所管理經驗,提高了專業素質和外語水平,為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許多人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
舉辦行業管理人員和后備人才境外考察班。中注協非常重視學習境外職業組織管理經驗和好的做法,組織行業管理人員到境外考察學習,內容涉及行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如資格考試、準則制定、質量監管、會員注冊,繼續教育等。通過考察學習,行業管理人員開闊了視野,學習了知識,提升了素質。
同時,為實施行業人才戰略,加快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中注協對行業領軍后備人才分期分批地開展境外培訓,為行業領軍后備人才熟悉國際規則、國際準則和國際環境創造條件。迄今行業領軍后備人才境外培訓班已舉辦2期,培訓40余人。
支持和資助中國注冊會計師取得國際認可的境外職業資格。與境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職業組織建立合作機制,支持和鼓勵中國注冊會計師通過一定時期的強化學習,取得國際認可的境外職業資格。目前,中注協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香港會計師公會、澳洲會計師公會簽署合作協議,借助其教育培訓體系,推動中國注冊會計師取得上述職業組織的資格。已有300余名注冊會計師參加培訓,50人已經完成了全部或者階段性考試科目,15人取得澳洲注冊會計師資格。
通過多年的國際合作實踐,我國行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體系日益完善。在培訓地點上,涉及歐洲、美洲、澳洲等注冊會計師行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培訓的形式上,長期實習培訓和短期考察學習并行;在培訓依托上,包括國際會計公司、境外職業組織和國外知名大學;在培訓對象上,覆蓋行業管理人員、行業領軍后備人才、主任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
二、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在行業管理工作中,中注協一貫重視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每項重大制度的出臺、重大戰略的推出和重大難題的破解,都是在深入研究行業發展實際情況和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完成的。
在參與起草和修訂《注冊會計師法》過程中,中注協組織考察團赴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了解國外注冊會計師立法情況和經驗,并翻譯整理了大量國別資料,為注冊會計師法起草和修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考試制度建立和改革過程中,中注協多次組織境外考察,選派員工赴澳大利亞和英國等職業組織學習境外考試制度;利用亞行贈款項目,聘請境外資深咨詢專家,提出改革完善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的咨詢意見;成立境外專家組,尋求國際專家和境外職業組織對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
在審計準則國際趨同戰略實施中,中注協積極跟蹤國際審計準則的發展動態,認真研究國際準則新變化,實質性推動中國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根據工作進展,派代表參加國際審計鑒證準則理事會、國際職業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委員會等準則制定機構的會議,直接參與國際準則的討論和制定。為應對國際審計準則體例和技術要求明晰化的變化以及國際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進展,中注協正在修訂中國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守則,以期實現與國際準則的動態趨同。
在推進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中,中注協積極與境外機構聯系,為事務所開辟國際市場牽線搭橋、洽談結對,尋求合作渠道。近年來,中注協組織事務所到非洲進行考察、參加東盟市場業務培訓、訪問歐洲服務貿易主管部門和協會、到香港參加服務貿易洽談會及承辦會計服務論壇,向國際社會推介中國的事務所和會計師行業。
在參與單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過程中,中注協積極與商務部等政府部門溝通,派代表先后參加商務部組織的瑞士WTO會計服務談判、日本和澳大利亞WTO項目考察、新加坡自由貿易區談判等項目,認真研究其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提出要價建議,同時推動談判對方開放會計市場。
在推動中注協網絡和信息化建設中,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中注協利用世行項目,組織行業信息管理考察團,到美國、加拿大考察和學習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世行貸款及其他配套資金,完成中注協網站、內部局域網和全行業廣域網建設及與各地方協會聯網項目,實現了行業協會信息交流的網絡化。
在推進行業發展研究和探索過程中,先后利用世行“會計改革與發展”貸款項目和亞行“強化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建設”項目,組織境外考察、外派學習,聘請境外資深專家,研究提出行業建設研究報告,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目標設定和規劃設計提供了支持。
三、積極參與會計行業國際事務,提升行業的國際話語權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標準的決策,增強在國際職業組織的話語權,成為行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經驗。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中注協自1996年、1997年加入亞太會計師聯合會(CAPA)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以來,積極參與各職業組織的事務。中注協領導歷任CAPA理事、副主席和主席等職;自2004年至今,中注協領導一直擔任IFAC理事。在這過程中,積極履行職責,參與國際職業組織規則的制定和事務的決策。
在國際會計教育準則理事會、國際審計實務委員會、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中小事務所委員會、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理事會等機構,中注協派出委員,直接參與準則制定工作。
中注協積極參與IFAC和CAPA各項工作和活動,在國際會計舞臺發表自己的主張。1988年,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在巴黎召開的第15屆世界會計師大會,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張佑才出席大會并發表演講;2002年,中注協協助香港會計師公會做好第16屆世界會計師大會的組織工作,并組建最大規模代表團與會,時任總理朱櫧基出席大會發表重要講話,財政部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2006年,財政部王軍副部長率行業代表團出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17屆世界會計師大會,并發表演講;2007年,中注協劉仲藜會長率團出席在日本大阪召開的第17次亞太會計師大會并發表演講。
積極參與重大國際事務的決策。中注協多次積極參加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與各會員組織一道,促成了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關于制定并倡導遵循高質量的國際準則、促進與會員組織的聯合與合作、代表國際會計行業對公共政策問題發表言論的職能定位,支持和影響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及會計行業重大動議;參與公眾利益監督理事會(PIOB)這一監督機構的設立,強化社會公眾對準則制定的監督,恢復社會公眾對會計行業的信心。中注協還多次就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重要人事安排、吸納會員等工作發表意見,促進其公平、規范運作。
對于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經常開展的行業調查工作,中注協以積極的姿態給予回應。完成了組織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機構、交易所等各方面參與的財務報告供應鏈調查、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會員義務遵循項目,以及積極回應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領導力年度調查、媒體信息運用調查等等。
中注協還對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網站建設及信息宣傳給予支持,包括動議并促成多語種網站的建立,網站中文頻道資料的翻譯校稿,向該網站不定期提供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重點工作信息,及時翻譯整理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新聞簡報及重要工作和動態,向行業進行宣傳。
扎實推動國際規則的實施。在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同時,遵循國際慣例、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是作為國際組織成員的義務,也是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在資格準入、準則制定、教育培訓、職業監管等諸多方面,借鑒國際經驗,體現了國際慣例,其中,審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準則的趨同。當前正在推進考試制度改革和職業道德準則的完善,將國際趨同作為改革完善工作的重要目標。
中注協作為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會員組織和理事會成員,一直以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參與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遵循項目各個階段工作,認真遵循會員義務公告要求及其提出的各項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提交未來的行動計劃,成為首批通過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審定最終行動方案的6家會計職業組織之一。中國會計師行業遵循國際規則的積極實踐,得到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的充分肯定,被譽為為發展中國家會員組織和其他成員組織樹立了良好典范。
總結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對國際信息的掌握、國際事務的參與,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動力之一。在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無論是促進行業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還是有助于行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我們始終應當堅持的重要方面。
展望未來,中注協將順應行業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本著開放中國會計市場與走向國際并舉的原則,更加積極主動、目標明確地開展有關國際活動,不斷探索國際合作的新途徑、新形式。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性會計職業組織事務,鞏固和擴大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與國際會計師界的友誼,促進國際會計職業對我們的理解和信任,把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不斷推向深入。
(中國會計報 2008-12-25)
(ck)
時間:2009-03-27 責任編輯:huayaming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