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光照耀注冊會計師
溫故:才有梅花便不同
物有本末,事由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改革開放30年,中國注冊會計師走過“青銅時代”、“黑鐵時代”和“白銀時代”的編年史。飲水思源,猶須改革辭舊制;追昔撫今,且記開放賦新篇!
三十而立,每一個階段,都留下有一串中國式奮斗的腳印――
青銅時代(1979――1993)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共和國的中心從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從封閉半封閉轉移到全方位開放。會計乃經濟之子,因此,會計得以新生。
機構破冰。1979年10月,財政部在上海進行建立會計師事務所的試點。1980年9月,蘭州即成立“甘肅省會計顧問處”(也稱“甘肅會計事務公司”),成為新中國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的雛形。
1980年12月,財政部發布《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就會計顧問處的性質、主要業務和任職人員條件等作了具體規定。1981年1月1日“上海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成為接續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第一支香火。
法制先行。1986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就在這次會上,時任國務委員的張勁夫說,抗日戰爭時,海外華僑為八路軍捐款,但因賬務糾紛未能把款匯出,后聘請注冊會計師審計,很快解決了糾紛。這則故事,促使新中國第一部注冊會計師行政法規的出臺。1993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1994年1月1日施行。這是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最早制定的一部中介機構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協會起航。 財政部于1987年7月委托中國會計學會籌備成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87年9月中國會計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成立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籌備組”。1988年11月15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會議選舉通過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74人,通過名譽會長、顧問人選,選舉產生9名常務理事,原則通過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草案)》。
資格考試。考核,曾經是注冊會計師資格的準入門檻。由于重建早期的注冊會計師社會認可度較低,年齡60歲以上的注冊會計師占80%以上。
1991年第一屆全國考試工作委員會成立,舉辦了第一次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和考核工作。 1993年底,大批活躍在當今注冊會計師領域的青年才俊懷著憧憬之情,揮別機關、企事業單位走入考場。考試改變了行業格局,考試給行業注入新鮮血液。歷史的曲線,注定從此昂揚。
二、黑鐵時代(1994――1999)
準則出爐。行業協會成立伊始,即組織研究起草執業規范,翻譯世界各國的審計準則。在借鑒國際審計準則的基礎上,陸續擬定了《注冊會計師驗資規則》、《注冊會計師檢查驗證會計報表規則(試行)》等制度、辦法。1994年,獨立審計準則組成立。1995年發布了第一批《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填補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誕生90年來沒有審計準則的空白。
兩會合并。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從事審計業務的機構曾經存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并立的格局。執業人員既有注冊會計師,又有注冊審計師。“兩所”、“兩師”分別隸屬于不同政府部門和不同協會,導致審計市場內在沖突、無序發展。1995年6月19日,有關部門審時度勢,作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中國注冊審計師協會聯合的決定,一年后召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特別代表大會,完成了“兩會”聯合的法定程序。
清理整頓。1997年4月,“瓊民源”審計失敗案爆發。在國務院領導“扎實工作,整頓會計師行業”的指示下,注冊會計師行業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清理整頓工作。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執業質量、職業道德、事務所內部管理以及境外會計公司在中國執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查、清理和整頓,簡稱“三清”(即清師、清所、清業務)。
會計網站。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前的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來自書籍和報紙,人們的心態也不像現在這樣漂浮,價值觀還沒有進入到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工作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內的青年人,對審計職業的作用、未來甚至含金量都抱有美好的預期。盡管那時薪水微薄仿佛,我們的生涯規劃被注冊會計師鑲上了金邊,執業的陽光照得周身暖洋洋的。
CPA視野適時迎合了人們對專業人士的美好預期,這間誕生于巴山蜀水的小站,甫以第一聲啼哭,溫柔而嘹亮!
一有大事,“中國會計視野”必有聲音;每有新知,“中國會計視野”必有推介。在闊大的星空下,視野網見證著行業的變遷,記錄著生長的力量,傳遞著鮮活的信息。這里的思想,是冒著熱氣的真思想,是從青年血管里流出的活物質!
今天,讓我們舉起杯,為十年“網”事干杯!明天,讓我們登錄視野網,與文明對話,與未來對接。
脫鉤改制。全面改革束縛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掛靠體制,把事務所改制為由注冊會計師出資發起設立、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賠償責任的執業機構,一直是行業上下孜孜以求的目標。
為了盡快消除事務所體制弊端,1998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與掛靠單位脫鉤的通知》,以105家執行證券相關業務事務所為突破口,全面啟動脫鉤改制工作。截至1998年底,全國102家具有證券相關業務資格事務所全部與掛靠單位脫鉤,改制成為由注冊會計師發起設立的有限責任事務所;隨后掛靠中央部委及中央有關單位、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直接管理的117家事務所脫鉤改制工作也順利完成。
白銀時代(2000――)
誠信建設。新世紀剛開局,“銀廣夏”審計失敗案爆發。追根溯源,公眾的目光投射到注冊會計師的誠信操守上。于是,行業管理層確立了“以誠信建設為主線”的工作思路,發布實施行業誠信建設綱要,引導會員積極簽署誠信承諾、自律公約,實施會員誠信檔案制度……誠信,一時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高頻話語。
準則趨同。致力于高質量的審計標準建設,一直是行業建設的中心任務。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發布與實施,是國際準則的普遍原理與中國會計實際緊密結合的完全成果。同時,執業準則的國際趨同為國際準則的進一步國際化提供了新鮮的中國經驗。執業準則的國際化工程,讓世界主要經濟體知曉了富有創新意義的“中國主張”,凸顯了中國注冊會計師日益增強的國際話語權。
領軍人才。行業管理層精心設計人才培養規劃,精心實施領軍后備人才工程,形成了高質量的人才選拔和培養系統,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組織一系列管理、技術人才赴境外交流培訓。讓世界會計走向中國,讓中國會計走向世界,使國際背景的本土人才和本土經驗的國際人才聚合在同一片藍天下,成為驅動人才國際化的不竭力量。
做大做強。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規模多極化、風險傳導實時化條件下的共同選擇。扎實推進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要求事務所協調好、處理好規模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業務量和質量的關系、國內市場與國際化發展的關系、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統籌兼顧,永續發展。
內部治理。以維護公眾利益為出發點,以風險管理為重心,以增進內部和諧為落腳點,是建立管控有效、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的事務所治理結構的指導方針。尊重注冊會計師的智力勞動和專業價值,充分發揮知識和技能在事務所內部決策和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顯著標志。
合伙文化。合伙文化是會計師事務所的血脈和靈魂,是一個執業機構的軟實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樹立正確的執業理念、良好的精神風貌、高尚的倫理道德和明晰的發展目標,確立事務所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通過塑造愿景文化、組織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創新文化,規范和引導全體員工的執業行為。
合伙文化在執業實踐中還存在著“三不一沒有”的問題,即“不認為重要、不知該怎樣推展、不能一以貫之,沒有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首創精神”。
一個沒有文化的團隊,等于一艘沒有航向儀的船只,只會隨波逐流,全然不會乘風破浪。就算離開了喧囂的此岸,卻永遠到不了和諧的彼岸!
和諧會計。發展需要和諧,和諧促進發展。與他人和諧、與內心和諧、與自然和諧,多元一體,和而不同,是新時期中國注冊會計師所要達至的最優狀態。西周時期史伯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念,“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把相異的事物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東西相加,不可能產生新的東西。春秋齊國政治家晏子認為,“同”就像清水中加進清水,依然無味;而“和”就像做湯,用各種不同的材料調配,才能做出美味鮮湯。偉大的孔子更是明確提出“和而不同”才是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一旦和諧會計被會計師事務所合伙文化所接納,必將形成強大的向心力量。
“走出去”。正如硬幣的一體兩面一樣,“引進來”與“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兩個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方面,缺一不可。現在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國際經濟結構加速調整,多邊合作蓬勃發展,區域經濟互動融合,商品、勞務、資本、技術、人才等市場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全面、大量的流動,這就是打開門、走出去的時刻!會計師事務所要想真正實現“走出去”的夢想,迫切需要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扶持。 2007年12月26日,財政部、商務部等九部委《關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擴大服務出口的若干意見》,鼓勵和支持會計師事務所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相關服務,為新時期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啟迪:問渠哪得清如許
30年改革開放,30年職業中興。梳理發展脈絡,并不局限于對過往記憶的“叫醒”,而是試圖窺斑知豹,見微知著。我不忘抬頭遠眺涌起的春潮,也會低頭審視潮水退后留在沙灘上的貝殼。此時,我的手里放著六個貝殼――
(一)市場經濟是注冊會計師成長熱土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發展市場經濟,就必然依靠注冊會計師;而沒有市場經濟,注冊會計師職業就成了無本之木。英國的產業革命催生了世界第一個注冊會計師,1918年的實業救國催生了中國第一個注冊會計師,無不源于市場經濟的土壤。
“為市場經濟奠基”、“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事業”――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領導的高度評價,讓注冊會計師怎樣的熱血沸騰啊!可以說,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乃市場經濟微觀主體識別符號,也是注冊會計師得以生長的熱土。
(二)解放思想是注冊會計師力量之源
解放思想為注冊會計師行業保持旺盛活力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力量源泉。無論是兩會合并、脫鉤改制、一系列行業發展戰略,莫不說明解放思想在推動行業建設的標桿作用。思想解放就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實際出發,破除舊教條。假如我們還沉溺在事務所是否應保留“國有所”的爭論,今天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三)改革開放是注冊會計師飛翔之翼
改革開放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向海而興,背海而衰。禁海幾亡,開海則強”,30年間的改革開放恰如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一樣,我們正是以一種更加開放的精神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中華文明的復興,開洋看世界。
無論是早期的三資企業審計,還是中期的股份公司改組上市審計,抑或是后來的大型國有企業審計,都是改革開放之光照耀會計服務市場的產物。作為第一代注冊會計師,我見證了改革開放給注冊會計師職業插上的翅膀,見證了行業由小到大、由弱趨強的歷程,也見證了客戶財富快速成長的奇跡。
(四)誠實守信是注冊會計師生存之基
注冊會計師行業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必然要求注冊會計師講道德、守規則、重信譽。古語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誠信,沒有色彩,卻迸發出五彩斑斕的人生;誠信,沒有體積,可平衡的砝碼比泰山還重;誠信,沒有動靜, 但“誠信兮,歸來”的吶喊像波濤一樣湍急洶涌……
離開了誠實信用,注冊會計師一無所有。
(五)系列戰略是注冊會計師外在助力
一個行業的發展,要想把握規律、整合資源,離不開戰略的助推。戰略是“道”,以道御術,道不遠人。不然,就會陷入“術”的層面,離“道”日遠。行業發展三大戰略的內在邏輯蓋源于此。
(六)科學發展是注冊會計師思想統領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強調發展的關鍵性;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發展的目的性;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強調發展的協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強調發展的整體性。在注冊會計師領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我們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將規模發展與風險管理統籌兼顧,將業務擴張與人才培養有機協調,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綜合平衡,既要做大做強,又要做優做長,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維新:春江水暖鴨先知
注冊會計師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溫度計”。經濟社會發展的“冷暖”,必將通過注冊會計師這個“溫度計”上顯現出來,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走過改革開放30周年的節點,“鴨子劃水”的注冊會計師進入“深水區”。那么,循著怎樣的發展路徑,才能順利通過“深水區”呢?
第一,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取向應是業務多元。然而,由于普遍存在的資格林立與準入壁壘,比如只有稅務師事務所才能承辦稅務代理業務,注冊會計師不能同時兼任資產評估師等等,制約了事務所的規模發展,抵減了事務所做大做強的努力。因此,有關部門應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模式應是內向與外向并舉。律師行業之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更有“侵略性”,是因為律師協會通過大力扶持名律師(比如推出“十大律師”)、鼓勵參政議政等舉措影響經濟社會。其實,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內向建設”上著墨最多,今后應在“外向建設”上有所突破。
第三,在回饋經濟社會的同時,注冊會計師需要理解、關懷、減負。從職能上看,注冊會計師作用很高;但從地位上看,注冊會計師位置很低。檢視整個經濟監督鏈條可見,注冊會計師是最“尷尬”的一環。因為,其他的監督環節都可以“再監督”注冊會計師。我不止一次見到,某些監管部門聲色俱厲地“訓斥”參加會議的同行,似乎只要從注冊會計師身上“開刀”便能產生政績。至于稅收負擔沉重、外部干預嚴重,更是成了注冊會計師行業難以承受之重。因此,有關部門應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理解注冊會計師,幫扶注冊會計師,尤其是在“經濟嚴冬”時,給注冊會計師送去“棉衣”。
第四,規模不再是判斷事務所大小的唯一尺度,核心競爭力(包括專業特色、旗幟性人物、合伙文化)成為贏得尊敬、擴大影響的優勢資源。業務收入可以使事務所變大,但核心競爭力可以使事務所變得偉大!
第五,注冊會計師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養成。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復歸,表明人們不愿成為物質主義的俘虜,愿為自己構筑一個精神上的“東籬”。注冊會計師亦然。一種思想境界和胸襟格局的蛻變,正在注冊會計師身上孕育。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志有所為的注冊會計師,做平凡而卓越的“溫度計”吧,量度經濟社會的冷暖,見證時代變遷的簇新,向著未來30年的遠方,且歌且行。雖然注冊會計師職業只是普通的專業服務,沒有壯麗的風景,但是注冊會計師的發展史一再證明:“尋常一輪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中國會計視野 張連起 2008-12-14)
物有本末,事由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改革開放30年,中國注冊會計師走過“青銅時代”、“黑鐵時代”和“白銀時代”的編年史。飲水思源,猶須改革辭舊制;追昔撫今,且記開放賦新篇!
三十而立,每一個階段,都留下有一串中國式奮斗的腳印――
青銅時代(1979――1993)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共和國的中心從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從封閉半封閉轉移到全方位開放。會計乃經濟之子,因此,會計得以新生。
機構破冰。1979年10月,財政部在上海進行建立會計師事務所的試點。1980年9月,蘭州即成立“甘肅省會計顧問處”(也稱“甘肅會計事務公司”),成為新中國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的雛形。
1980年12月,財政部發布《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就會計顧問處的性質、主要業務和任職人員條件等作了具體規定。1981年1月1日“上海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成為接續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第一支香火。
法制先行。1986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就在這次會上,時任國務委員的張勁夫說,抗日戰爭時,海外華僑為八路軍捐款,但因賬務糾紛未能把款匯出,后聘請注冊會計師審計,很快解決了糾紛。這則故事,促使新中國第一部注冊會計師行政法規的出臺。1993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1994年1月1日施行。這是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最早制定的一部中介機構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協會起航。 財政部于1987年7月委托中國會計學會籌備成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87年9月中國會計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成立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籌備組”。1988年11月15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會議選舉通過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74人,通過名譽會長、顧問人選,選舉產生9名常務理事,原則通過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草案)》。
資格考試。考核,曾經是注冊會計師資格的準入門檻。由于重建早期的注冊會計師社會認可度較低,年齡60歲以上的注冊會計師占80%以上。
1991年第一屆全國考試工作委員會成立,舉辦了第一次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和考核工作。 1993年底,大批活躍在當今注冊會計師領域的青年才俊懷著憧憬之情,揮別機關、企事業單位走入考場。考試改變了行業格局,考試給行業注入新鮮血液。歷史的曲線,注定從此昂揚。
二、黑鐵時代(1994――1999)
準則出爐。行業協會成立伊始,即組織研究起草執業規范,翻譯世界各國的審計準則。在借鑒國際審計準則的基礎上,陸續擬定了《注冊會計師驗資規則》、《注冊會計師檢查驗證會計報表規則(試行)》等制度、辦法。1994年,獨立審計準則組成立。1995年發布了第一批《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填補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誕生90年來沒有審計準則的空白。
兩會合并。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從事審計業務的機構曾經存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并立的格局。執業人員既有注冊會計師,又有注冊審計師。“兩所”、“兩師”分別隸屬于不同政府部門和不同協會,導致審計市場內在沖突、無序發展。1995年6月19日,有關部門審時度勢,作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中國注冊審計師協會聯合的決定,一年后召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特別代表大會,完成了“兩會”聯合的法定程序。
清理整頓。1997年4月,“瓊民源”審計失敗案爆發。在國務院領導“扎實工作,整頓會計師行業”的指示下,注冊會計師行業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清理整頓工作。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執業質量、職業道德、事務所內部管理以及境外會計公司在中國執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查、清理和整頓,簡稱“三清”(即清師、清所、清業務)。
會計網站。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前的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來自書籍和報紙,人們的心態也不像現在這樣漂浮,價值觀還沒有進入到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工作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內的青年人,對審計職業的作用、未來甚至含金量都抱有美好的預期。盡管那時薪水微薄仿佛,我們的生涯規劃被注冊會計師鑲上了金邊,執業的陽光照得周身暖洋洋的。
CPA視野適時迎合了人們對專業人士的美好預期,這間誕生于巴山蜀水的小站,甫以第一聲啼哭,溫柔而嘹亮!
一有大事,“中國會計視野”必有聲音;每有新知,“中國會計視野”必有推介。在闊大的星空下,視野網見證著行業的變遷,記錄著生長的力量,傳遞著鮮活的信息。這里的思想,是冒著熱氣的真思想,是從青年血管里流出的活物質!
今天,讓我們舉起杯,為十年“網”事干杯!明天,讓我們登錄視野網,與文明對話,與未來對接。
脫鉤改制。全面改革束縛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掛靠體制,把事務所改制為由注冊會計師出資發起設立、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賠償責任的執業機構,一直是行業上下孜孜以求的目標。
為了盡快消除事務所體制弊端,1998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與掛靠單位脫鉤的通知》,以105家執行證券相關業務事務所為突破口,全面啟動脫鉤改制工作。截至1998年底,全國102家具有證券相關業務資格事務所全部與掛靠單位脫鉤,改制成為由注冊會計師發起設立的有限責任事務所;隨后掛靠中央部委及中央有關單位、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直接管理的117家事務所脫鉤改制工作也順利完成。
白銀時代(2000――)
誠信建設。新世紀剛開局,“銀廣夏”審計失敗案爆發。追根溯源,公眾的目光投射到注冊會計師的誠信操守上。于是,行業管理層確立了“以誠信建設為主線”的工作思路,發布實施行業誠信建設綱要,引導會員積極簽署誠信承諾、自律公約,實施會員誠信檔案制度……誠信,一時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高頻話語。
準則趨同。致力于高質量的審計標準建設,一直是行業建設的中心任務。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發布與實施,是國際準則的普遍原理與中國會計實際緊密結合的完全成果。同時,執業準則的國際趨同為國際準則的進一步國際化提供了新鮮的中國經驗。執業準則的國際化工程,讓世界主要經濟體知曉了富有創新意義的“中國主張”,凸顯了中國注冊會計師日益增強的國際話語權。
領軍人才。行業管理層精心設計人才培養規劃,精心實施領軍后備人才工程,形成了高質量的人才選拔和培養系統,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組織一系列管理、技術人才赴境外交流培訓。讓世界會計走向中國,讓中國會計走向世界,使國際背景的本土人才和本土經驗的國際人才聚合在同一片藍天下,成為驅動人才國際化的不竭力量。
做大做強。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規模多極化、風險傳導實時化條件下的共同選擇。扎實推進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要求事務所協調好、處理好規模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業務量和質量的關系、國內市場與國際化發展的關系、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統籌兼顧,永續發展。
內部治理。以維護公眾利益為出發點,以風險管理為重心,以增進內部和諧為落腳點,是建立管控有效、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的事務所治理結構的指導方針。尊重注冊會計師的智力勞動和專業價值,充分發揮知識和技能在事務所內部決策和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顯著標志。
合伙文化。合伙文化是會計師事務所的血脈和靈魂,是一個執業機構的軟實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樹立正確的執業理念、良好的精神風貌、高尚的倫理道德和明晰的發展目標,確立事務所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通過塑造愿景文化、組織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創新文化,規范和引導全體員工的執業行為。
合伙文化在執業實踐中還存在著“三不一沒有”的問題,即“不認為重要、不知該怎樣推展、不能一以貫之,沒有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首創精神”。
一個沒有文化的團隊,等于一艘沒有航向儀的船只,只會隨波逐流,全然不會乘風破浪。就算離開了喧囂的此岸,卻永遠到不了和諧的彼岸!
和諧會計。發展需要和諧,和諧促進發展。與他人和諧、與內心和諧、與自然和諧,多元一體,和而不同,是新時期中國注冊會計師所要達至的最優狀態。西周時期史伯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念,“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把相異的事物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東西相加,不可能產生新的東西。春秋齊國政治家晏子認為,“同”就像清水中加進清水,依然無味;而“和”就像做湯,用各種不同的材料調配,才能做出美味鮮湯。偉大的孔子更是明確提出“和而不同”才是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一旦和諧會計被會計師事務所合伙文化所接納,必將形成強大的向心力量。
“走出去”。正如硬幣的一體兩面一樣,“引進來”與“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兩個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方面,缺一不可。現在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國際經濟結構加速調整,多邊合作蓬勃發展,區域經濟互動融合,商品、勞務、資本、技術、人才等市場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全面、大量的流動,這就是打開門、走出去的時刻!會計師事務所要想真正實現“走出去”的夢想,迫切需要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扶持。 2007年12月26日,財政部、商務部等九部委《關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擴大服務出口的若干意見》,鼓勵和支持會計師事務所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相關服務,為新時期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啟迪:問渠哪得清如許
30年改革開放,30年職業中興。梳理發展脈絡,并不局限于對過往記憶的“叫醒”,而是試圖窺斑知豹,見微知著。我不忘抬頭遠眺涌起的春潮,也會低頭審視潮水退后留在沙灘上的貝殼。此時,我的手里放著六個貝殼――
(一)市場經濟是注冊會計師成長熱土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發展市場經濟,就必然依靠注冊會計師;而沒有市場經濟,注冊會計師職業就成了無本之木。英國的產業革命催生了世界第一個注冊會計師,1918年的實業救國催生了中國第一個注冊會計師,無不源于市場經濟的土壤。
“為市場經濟奠基”、“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事業”――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領導的高度評價,讓注冊會計師怎樣的熱血沸騰啊!可以說,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乃市場經濟微觀主體識別符號,也是注冊會計師得以生長的熱土。
(二)解放思想是注冊會計師力量之源
解放思想為注冊會計師行業保持旺盛活力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力量源泉。無論是兩會合并、脫鉤改制、一系列行業發展戰略,莫不說明解放思想在推動行業建設的標桿作用。思想解放就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實際出發,破除舊教條。假如我們還沉溺在事務所是否應保留“國有所”的爭論,今天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三)改革開放是注冊會計師飛翔之翼
改革開放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向海而興,背海而衰。禁海幾亡,開海則強”,30年間的改革開放恰如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一樣,我們正是以一種更加開放的精神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中華文明的復興,開洋看世界。
無論是早期的三資企業審計,還是中期的股份公司改組上市審計,抑或是后來的大型國有企業審計,都是改革開放之光照耀會計服務市場的產物。作為第一代注冊會計師,我見證了改革開放給注冊會計師職業插上的翅膀,見證了行業由小到大、由弱趨強的歷程,也見證了客戶財富快速成長的奇跡。
(四)誠實守信是注冊會計師生存之基
注冊會計師行業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必然要求注冊會計師講道德、守規則、重信譽。古語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誠信,沒有色彩,卻迸發出五彩斑斕的人生;誠信,沒有體積,可平衡的砝碼比泰山還重;誠信,沒有動靜, 但“誠信兮,歸來”的吶喊像波濤一樣湍急洶涌……
離開了誠實信用,注冊會計師一無所有。
(五)系列戰略是注冊會計師外在助力
一個行業的發展,要想把握規律、整合資源,離不開戰略的助推。戰略是“道”,以道御術,道不遠人。不然,就會陷入“術”的層面,離“道”日遠。行業發展三大戰略的內在邏輯蓋源于此。
(六)科學發展是注冊會計師思想統領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強調發展的關鍵性;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發展的目的性;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強調發展的協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強調發展的整體性。在注冊會計師領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我們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將規模發展與風險管理統籌兼顧,將業務擴張與人才培養有機協調,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綜合平衡,既要做大做強,又要做優做長,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維新:春江水暖鴨先知
注冊會計師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溫度計”。經濟社會發展的“冷暖”,必將通過注冊會計師這個“溫度計”上顯現出來,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走過改革開放30周年的節點,“鴨子劃水”的注冊會計師進入“深水區”。那么,循著怎樣的發展路徑,才能順利通過“深水區”呢?
第一,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取向應是業務多元。然而,由于普遍存在的資格林立與準入壁壘,比如只有稅務師事務所才能承辦稅務代理業務,注冊會計師不能同時兼任資產評估師等等,制約了事務所的規模發展,抵減了事務所做大做強的努力。因此,有關部門應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模式應是內向與外向并舉。律師行業之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更有“侵略性”,是因為律師協會通過大力扶持名律師(比如推出“十大律師”)、鼓勵參政議政等舉措影響經濟社會。其實,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內向建設”上著墨最多,今后應在“外向建設”上有所突破。
第三,在回饋經濟社會的同時,注冊會計師需要理解、關懷、減負。從職能上看,注冊會計師作用很高;但從地位上看,注冊會計師位置很低。檢視整個經濟監督鏈條可見,注冊會計師是最“尷尬”的一環。因為,其他的監督環節都可以“再監督”注冊會計師。我不止一次見到,某些監管部門聲色俱厲地“訓斥”參加會議的同行,似乎只要從注冊會計師身上“開刀”便能產生政績。至于稅收負擔沉重、外部干預嚴重,更是成了注冊會計師行業難以承受之重。因此,有關部門應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理解注冊會計師,幫扶注冊會計師,尤其是在“經濟嚴冬”時,給注冊會計師送去“棉衣”。
第四,規模不再是判斷事務所大小的唯一尺度,核心競爭力(包括專業特色、旗幟性人物、合伙文化)成為贏得尊敬、擴大影響的優勢資源。業務收入可以使事務所變大,但核心競爭力可以使事務所變得偉大!
第五,注冊會計師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養成。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復歸,表明人們不愿成為物質主義的俘虜,愿為自己構筑一個精神上的“東籬”。注冊會計師亦然。一種思想境界和胸襟格局的蛻變,正在注冊會計師身上孕育。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志有所為的注冊會計師,做平凡而卓越的“溫度計”吧,量度經濟社會的冷暖,見證時代變遷的簇新,向著未來30年的遠方,且歌且行。雖然注冊會計師職業只是普通的專業服務,沒有壯麗的風景,但是注冊會計師的發展史一再證明:“尋常一輪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中國會計視野 張連起 2008-12-14)
(ck)
時間:2009-03-27 責任編輯:huayaming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