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審計應強化三種能力
一是注重思維訓練,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表面上看,語言表達能力就是“耍嘴皮子”,可實質上,審計人員除了“會說”,還要有敏銳的思維能力。訓練“說話”的關鍵是訓練思維,理性思維使語言有邏輯、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對審計人員而言,這兩種能力都不可偏廢,只有具備縝密的思維能力,才能真正“會說話”,才能與被查金融機構及時溝通、達成共識,被查單位才有可能及時采納審計意見和建議。
練好思維內功沒有捷徑可走,只能靠細心琢磨與勤學苦練,始終做到有口有心。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學習,提高創新能力.只有對自身不斷“充電”,不斷掌握新的理論知識,創新審計方法,才能實現揭示風險和體制機制方面的弊端、保障金融資產安全的目標。
二是注重崗位實踐,提高臨場反應能力。審計人員長期出差,經常超負荷工作,這對審計人員的心理素質是一種極大的考驗。而且審計過程存在著很多變數和風險,要求審計人員能夠隨時調節身心,以便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審計工作。正因如此,審計人員平時就應注重崗位實踐,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
首先,審前準備充分。要把審計的每一個項目、接觸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細節都了解清楚,把常態工作做扎實。其次,不越位、不錯位。審計人員并非對所有事情都全部知曉,不能因自己是監督人員而趾高氣揚,因此審計人員要端正心態、知禮知節。再次,提高管理水平。審計干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審計事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若管理水平高,審計資源則能得到高效配置,審計人員能有效率地分工合作,審計工作也將事半功倍。
三是注重知識積累,提高政策應用能力。作為監督評價部門,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如何定量定性是審計執法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審計人員必須學習掌握經濟政策、金融市場、審計等諸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首先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知識,提高感知能力。例如同樣的審計對象和審計項目,感知能力強的審計人員便可以發現問題,提出創新體制機制、防范風險的宏觀建議。但感知能力弱的審計人員則有可能發現不出問題,從而喪失擴大審計成果的機會。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這不僅僅要求審計人員掌握財經法規、政策條文,還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信念堅定,具備用辯證、科學、發展的眼光來解讀政策的能力。其三要注重了解被查行業的業務經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用專業語言表達政策,讓被查單位和人員信服,樹立審計權威和審計干部的良好形象。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