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審計計劃時應貫徹風險導向原則
審計計劃的關注要點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如下事項的影響:在執行其他業務時或承接客戶時獲得的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了解;行業概況以及對整個行業有影響的事項,如相關法律法規、財務報告實踐、經濟狀況和技術變動的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股權結構和經營特征,公司業務經營的復雜程度;企業內部控制最近發生變化的情況和程度;以前年度審計時與企業管理層、治理層溝通過的內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情況;注冊會計師對重要性和風險的初步評估,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斷;可獲取的、與內部控制有效性相關的審計證據的類型和范圍;與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和內部控制相關的公開信息和媒體評論。
運用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應當貫穿于審計全過程,整體風險的把握通常由具有經驗的項目負責人或項目經理完成,在計劃階段評估固有風險,在實施風險評估時考慮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并根據持續風險評估結果調整計劃。如果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特定領域、業務流程存在重大缺陷的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應當給予該領域的關注就越多,應當將審計資源和注意力分配到高風險的領域。因此,注冊會計師可以根據企業的規模和業務的復雜程度,采取有針對性的量身定制的審計策略,更好地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思路,以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
應對舞弊風險
舞弊風險評估是風險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層越權是舞弊風險發生的主要表現形式。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估企業應對舞弊風險的控制,包括:針對重大非常規交易,尤其是針對那些導致會計分錄提前或延遲,期末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的合并抵銷分錄和作出調整的控制;針對關聯方交易和異常交易的控制;與重大會計政策和估計相關的控制;能夠減弱管理層偽造、舞弊和財務操縱的動機及壓力的控制。
注冊會計師應對舞弊的策略,包括:對如何執行審計具有全面的對策;針對具體的舞弊風險的對策,即具體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考慮增加額外的測試。
利用他人工作
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時,可以利用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以減少審計師的工作,可利用的人員包括內部審計人員、內部控制評價人員和其他人員,如在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指導下工作的第三方。在利用他人工作時,應當評估被利用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被利用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越強,可利用程度就越高,反之越低。如果一個人的專業勝任能力較低,不管他的客觀性有多高,注冊會計師都不能利用他的工作,反之亦然。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核心工作就是檢查和遵循管理制度的,如內審人員,通常表明有較高程度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其工作。
確定重要性水平
在整合審計中,針對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性水平,應采用與財務報表審計相同的重要性水平。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關于財務報表審計重要性水平的相關規定,重要性水平取決于在具體環境中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以及財務報表使用者的目的而不同。通常注冊會計師按照某一財務指標的一定比例來確定,在審計實踐中,如果注冊會計師考慮報表使用者較為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且企業的盈利水平比較穩定,則注冊會計師會以稅前利潤的5%至10%作為重要性水平;如果注冊會計師考慮企業的資產總額較為穩定,報表使用者較為關注企業的資產變化情況,則注冊會計師會以資產的0.%至1%作為重要性水平。
除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外,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考慮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通常運用職業判斷,根據財務報表發生錯報風險的高低,按財務報表重要性水平的一定比例,如50%、75%來確定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當然,注冊會計師應考慮在審計計劃階段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需要調整。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