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新規實施日期漸漸迫近,國內不同企業表情差異卻日益明顯。不同表情背后,糾纏著一個大大的“利”字――新規對不同企業影響各異。
跨國公司:報表編制成本將降低
王梅是某世界500強在華企業的財務人員,從10月起,每到周四或周五的晚上,她就會參加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一個專門針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主題便是中國財政部今年發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她在會上發現,這個培訓班上的有2/3的學員都是像她一樣來自500強的跨國公司。
據了解,早在中國財政部今年2月發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后,一些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就開始針對這一新的規則進行了解和研究,到10月,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后,一些針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就開始啟動。
其實,很多像王梅這樣供職于外企財務部門的職員,有不少都通過了ACCA的考試,擁有國際會計師的稱號。對于被視為與國際準則趨同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他們的接受速度要遠遠快于他人,但即便這樣,跨國公司們卻依然熱情不減,據了解,包括王梅所在公司在內的大批世界500強公司都計劃將從2007年起實行新會計準則制度。
景華天創(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丘創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采用新會計準則,跨國公司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減少了一份財務報表,由于中國和國際會計準則以往相差巨大,跨國公司們不得不采用兩種會計準則來編制兩份會計報表,而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和企業成本。
表現出熱情的還有“國產”跨國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財務報告與業務分析高級主管李鵬表示,分別在香港、美國兩地上市的中海油,每年需要編制三份財務報表:一份符合國內現行準則、一份符合香港準則(國際會計準則)、一份符合美國一般會計準則。“一旦施行新準則后,國內報表和提交香港股市的報表將趨同,這樣肯定會減少中海油的財務工作量和成本。”
中小企業:能否出個簡化版本
“現在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對新準則應該說可能大部分沒有太多的感覺。也沒有什么緊迫感。”身為副總經理的馬篆階如此說。馬篆階所在的北京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在北京的房地產界里,這個規模只能說是“中小規模”。
丘創認為馬篆階的話很有代表性。據丘創了解,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對新會計準則都比較冷淡,即便是一些出口企業,如紡織品、小五金類的出口企業,新會計準則可能給反傾銷訴訟帶來的優勢也不能有效提高這些企業的熱度。
“主要還是成本問題。”丘創說。他估算了一下,一個大的企業集團如果嚴格按新會計準則或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合并報表,并同時支持薩班斯法案,僅在合并報表信息系統的投資會在三四百萬元的數額。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一投入也可能在十幾萬元以上。
丘創分析說,由于多數中小企業會請會計事務所代做賬,而目前一般的會計師事務所代企業做賬的會計員工資較低,信息系統落后,更不用說這些會計事務所對新會計準則的了解程度了。
“以后要實行新準則,對我們小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負擔。中國如果能夠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簡化的會計準則體系,是我們非常渴望的。”馬篆階說。
決定因素:稅收和融資
“有人不愿意去做,也有人搶著去做。”中國證監會會計部的黃進欣講起了這么一件事,“有一家公司打電話問我們,能不能從今年就開始實行新會計準則啊?我們在討論了之后告訴他們,提前也不行。”黃進欣告訴記者,這家企業是為了早上市,所以要提前一年執行,這樣在一些財務科目的設定上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但這對于其他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
“說到底,企業對新準則的態度,是看到底有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黃進欣評價說。
丘創認為,企業對新會計準則的態度,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稅收因素,二是融資動機。前者是盡量把利潤減少,少交稅;后者是將利潤做多,多融資;二者的平衡最終構成企業對會計準則的接受程度。
丘創舉例說,一些效益較好的行業和企業,以前在做賬時,一些員工福利的資金就可以以費用或成本的形式支出,從而減少這方面的稅費;而新會計準則實行后,卻一律要放在“職工薪酬”的科目中,但國家稅務局依然按照以前的模式征稅,這使得企業將因此多交不少稅。是多交稅還是少發錢,“難倒了不少總會計師”。
黃進欣透露,目前財政部正在同稅務總局協同研究,希望能在新會計準則實行后不久,將稅收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而對于融資動機,丘創認為這對于計劃上市或增發的企業來說就更明顯了,把實行新會計準則的成本看作是融資成本,就像是之前那個搶著執行新規的企業那樣。“如果能從股市上融來幾千萬、上億的資金,那么花個一百萬執行新規也不算什么了。”丘創說。(經濟參考報 200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