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金融生態縣創建走在前列
截至2010年4月,我省已有4個縣獲金融生態示范縣稱號,21個縣獲金融生態達標縣稱號,另有25縣正在創建2010年金融生態達標縣。所有已創建和參加創建縣總數達到50家,全省金融生態縣參創率超過90%。我省這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早在2006年,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舉辦了省、市、縣三級同步聯動的大型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及金融知識宣傳月活動,動員社會各界進一步關注金融,支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2007年,為推動全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向基層延伸,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積極推動省政府以創建金融生態縣為突破口,明確用4年時間,通過試點、推廣和深化三個階段推進全省金融生態縣創建工作。
根據金融生態縣創建規劃,各創建單位建立健全“政府領導、人民銀行推動、各部門積極參與”的創建工作機制;加強宣傳發動,營造創建氛圍;加大部門協調,形成創建合力;突出信用環境、法制環境和中介服務規范化建設,切實維護金融部門合法權益,有效地優化了縣域金融生態環境。
創建中,不少縣市針對本地缺乏對保險、擔保、證券期貨、典當等行業監管機構的實際,創新設立金融協會,并分設銀行分會、保險分會、證券期貨擔保典當分會,全面加強金融行業自律,維護金融穩定。有的單位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成效作為政府部門的考核指標之一,突出正向激勵效應;同時加大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不力的部門和個人的懲罰力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強化責任約束意識。
金融改革創新在提升金融機構競爭力的同時,也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到積極效應。各地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金融組織試點,加快組織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的步伐,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多種所有制形式的非金融組織,推動成立了農民資金互助社和各類擔保公司。有的單位還探索出“縣鄉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擔保公司+農戶”的“五方聯動”新型金融支農模式,通過政府整合資源,依托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進金融單位,打造擔保平臺,簡化貸款發放手續,破解農民貸款難,幫助快速實現強農富民。
通過金融生態縣創建工作,政府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觀念明顯轉變,社會信用意識顯著增強,法制環境明顯好轉,銀企關系明顯優化,縣域金融服務功能明顯增強。
雖然我省金融生態縣創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江蘇經濟金融在更高層次實現良性互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經濟金融運行中的一些問題,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金融支持“三農”力度不足、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有關部門正深入推進金融生態縣創建工作,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社會科學發展發揮金融應有的作用。
|
|
時間:2010-05-26 責任編輯:Adamina_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