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到現在,零售關系一直是熱門話題。先是供應商不堪被零售商“擠壓”,讓零售商成為眾矢之的。緊接著又有零售商哭窮,說我們沒賺多少,供應商比我們利潤還高。那么,究竟誰是誰非。超市為何要收取高額的進場費?進場費的收取會對百姓的購物帶來怎樣的影響?進場費背后的癥結在哪里?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史小諾和特邀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超市進場費變本加厲,零售商為何要收進場費?高昂進場費到底傷害了誰?
劉雪松:由于費用太高劉雪松停止了與這家超市的合作
(供貨商)
賣場現在收取我這20、30個點,那我必須把這個點給加上去才行,要不然我就賠錢了。
人人樂采購部工作人員:每年要繳納的費用名目繁多
(人人樂采購部工作人員)
刊物費再加上信息分享費,是全店一年三萬塊錢,深圳區25家店,另外節慶費是按500塊錢每節每店收的,共八個節日,還有一個就是固定扣點,按照你的銷售額扣十個點,最后一個是條碼費,八千塊錢一個產品。
姚文華:有的超市達到了40%到45%的收費
(中國商業聯合會零供調節平臺副主任)
我們在行業中進行了測評,有的超市的費用達到了40%到45%的收費,也就是它的進價要加上40%加在賣給消費者的商品里。
張鴻:供貨商向零售企業、大型的超市繳納的費用也分明暗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些零售企業、大型的超市費用繳納也是分明的和暗的,明的就是在合同上可以標明的,就是產品到超市來,要上架,要培訓人員,要做廣告推廣,這些費用都會列出來;暗的就是一些小的費用,比如條碼費、燈箱費用等等,就是在合同外發生的費用。此外,還有一個供貨商透露,有的店長,或者是管柜臺的負責人,供貨商得給他費用,因為他們能決定產品擺放的位置,賣完了以后,供貨商還要給他們返點。現在大型超市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返點越來越高,從最初的幾個點現在到幾十個點,所以供貨商會覺得壓力特別大,因為如果返點到四五十個點的時候,供貨商的利潤空間就被壓縮的很小,這些都要算在成本里,所以供貨商都覺得自己掙錢太不容易了。
馬宇:客源變成零售商對供應商的一個談判籌碼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進場費是零售商向供貨商收取的,而供貨商為了維持自己的利潤,就不得不把這個價格直接轉給消費者,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你不能把進場費直接加到銷售價格上。直接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實際上大型連鎖超市做的還是規模,所以就必須要薄利多銷,這樣首先要的是客源,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定價是有局限的。還有一個,為什么在零售商和供貨商的博弈里,零售商占據一個絕對優勢地位,實際上就是他擁有他的客源,就是這樣的一個客源變成零售商對供應商的一個談判籌碼。
陶頤:商場要拿走占銷售額的30多個點
(北京東頤食品廠總經理)
2008年進入家樂福的時候,那時候費用還不是太多,也就是占銷售額的十幾個點,結果09年做完了以后。2010年,我們費用從13點5直接漲到22個點。另外家樂福要開一些新的門店,我們要給它進店費,還要給它條碼費,加在一起,商場要拿走我們占銷售額的30多個點。
某供應商:很多供應商都是敢怒不敢言
(上海某供應商)
我相信很多供應商是敢怒不敢言。抗爭了它就叫你清場,你就別做了,另外又再把新的供應商引進去。
張鴻:根上的問題是兩者地位的不對等商業規劃和審批造成了區域壟斷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們的傳統觀念一般會認為,一個超市要盈利就是到批發市場批東西,然后自己賣出去,靠批零差價掙錢。現在問題是很多超市因為足夠大,已經有了自己的消費客戶群,這樣他就不需要主動去找供貨商批東西了,供貨商就得求著來找零售商,這就是供應商和零售商的不對等,這樣就有了一個門檻,這個門檻就是形形色色的進場費。它其實供貨商的產品品牌和超市品牌的一個差價,它里面是有區別和選擇的,因為超市不是對所有的品牌都收進場費的,而且這個進場費的標準也是可以服眾的。比如可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超市就是必然的,免費來都可以,但是如果一個不知名的可樂想進,那就得給錢,因為你還不如我值錢,是我給你帶來了增值,這也是渠道為王。
現在我們的商業規劃必須得到有關部門的批示,很多城市的商業網點規劃基本上都有一個原則。比如一個小區里有多少人,周邊有多少人,大概多少范圍內只允許有一個大型的賣場,甚至規定這個市里有多少個面積多少平米的大型賣場。因為政府的初衷是擔心過度的競爭和惡性的競爭,所以只允許一個,但是這樣就恰恰在這個區域里邊,就形成了一家獨大、一家壟斷的形式。比如買家電,這么多年來,大家非常直觀的感覺就是去國美、蘇寧、大中這樣的電器商城。這就是當它讓客戶形成了購買習慣以后,他就有話語權和議價權了。其實超市現在就存在這樣的一個優勢地位,而且據我所知,有一些品牌和超市之間,和大型的零售商之間還有戰略合作品牌,這樣它的優勢更多,它甚至可以以更低的價格進入,所以根上的問題就是兩者地位的不對等,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馬宇:要讓雙方在市場里有自己的合理生存空間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零售商基本上是在一定區域里,形成一定的壟斷,這樣供應商要想進入這個市場進行銷售,幾乎不能再通過其他的渠道進來,還是要進大型連鎖超市以及大賣場。那么,它就有了足夠的力量去跟供應商談條件,甚至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條件,因為供應商沒有第二選擇。
還有一個稅的問題,因為相對來說,我國的稅收占的比重是比較高的。甚至于有極端的說法就是,在終端消費里,比如一個消費品賣100塊錢,可能有60多塊錢是稅費的成本,那真正商品的成本可能是3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解決這個問題,又要解決降低價格的問題,還要解決所有的供應商到零售商的整個產業鏈條的合理利潤問題。
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降低所有環節的其他一些不合理的成本。比如商業稅在國外屬于價外稅,跟零售企業沒什么關系,直接就是政府收,消費者付,那么我們是不是能讓稅負占商品價格比重降低一些,這樣也就可以騰出一些空間了,也就是說零售商獲得合理利潤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靠剝削供應商,這樣大家在市場里才都會有自己的合理生存空間。
進場費引發紛爭和問題,進場費模式能否被改變?良好終端市場如何來打造?
李慶慶:英國的商場有不同的招商方式基本上都不需要進場費
(央視記者)
總的來說,英國的商場有不同的招商方式。據調查了解,大多數商場基本上都不需要進場費,以有100多年歷史的約翰路易斯百貨公司為例,它在英國全境也有幾十家的分店,如果一種商品要進入約翰路易斯百貨公司進行銷售,首先銷售部門需要跟商品確認,的確這種商品有生存能力,而且也符合百貨公司的商品定位就可以了。在具體銷售的過程當中,它只需要與這種商品有一定的分成比例。任何一種商品需要進入大型購物中心,就需要跟購物中心簽署一個商店租賃的協議,交納一定的物業管理費用就可以了,因此也不需要任何進場費。
張鴻:要消除進場費模式要靠市場本身充分的競爭
(《今日觀察》評論員)
如果我們完全希望政府用手按住,不允許超市收進場費,那么這可能很難。因為它當中存在不對等,即便按住這個,那么另外一個名義的費用就會出來,所以單純靠政府按住它很難。要想消除這種進場費模式,主要是要靠市場本身,要靠市場充分的競爭。比如在大型的建材市場,它就很少有這種進場費,因為建材需要規模化的經營,相對來說,市場和市場之間就會產生競爭。
此外,我們還有對新興業態的一個期待,比如電子商務的興起,如果供貨商進不去這個超市,那么通過電子商務來賣也可以,就是當供貨商有了更多的選擇的時候,那超市的壓力就會加大,之后它自然就會降低身段和門檻。所以如果要政府做什么的話,那么政府就是鼓勵更多的競爭出現,鼓勵更多的業態出現,這才是政府要做的。
馬宇: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終端競爭不足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既然我們知道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是在于終端競爭不足,那么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強這個領域的競爭。為什么同樣是這樣的一些企業,但它在國外卻沒有進場費?實際上這就是消費市場結構不一樣,比如沃爾瑪在美國就和在我國的差異非常大,沃爾瑪很少在一個小區里有一個大的大賣場,基本上是屬于在美國的郊區布點,并且會有好幾家,這樣消費者消費的時候,就可以有好幾家選擇,假如供應商要想進入這個區域市場,他就可以選擇不同的銷售商,零售商。
另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在商業管理方面,發達國家也有商業規劃,不管是歐洲國家、美國,還是日本,都還要商業規劃。因為城市發展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標準,比如有多少人口,要做什么樣的商業網點的基本規劃,還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他審批的時候不可能在一個區域里只審批一家大型零售企業,而是同一個業態會有不同的企業進去,并有多種業態互補,這樣在終端零售領域就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消費者就有充分的選擇余地。同時,對供應商來說,他也有就是進入這個地區市場的多層渠道。
張鴻:要讓供應商具備和超市抗衡的博弈能力
(《今日觀察》評論員)
前些年我們一直在批擇校費,但是事實上要改變擇校費,要取消擇校費,就一定要讓教育更加均衡,只要學校之間有差別,就一定會變成別的費用。這也是一樣,要讓供應商能有和超市更多的博弈能力的話,讓兩者之間變的均衡,零售企業也變的均衡,他們之間就要有充分的競爭,他們達到了均衡,就有更多的選擇權。
馬宇:商場為了自己的利潤就必須把成本轉嫁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商場為什么要收進場費,實際上他的定價是有天花板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成本又是在不斷增加,他為了自己的利潤,就必須把成本轉嫁。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21:55-22:25)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