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今日起上調 民用電暫不漲價
試行居民階梯電價、對煤炭暫行最高限價、上調非居民電價,國家發改委11月30日宣布了一套調控煤電價格的“組合拳”。
其中,銷售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漲3分錢,上網電價對煤電企業是每千瓦時漲2分6,所有發電企業平均起來是每千瓦時漲2分5。這也創出近五年來調價的新紀錄。可作為參照的是,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上調了15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上調1.67分,但居民用電價保持不變。而這也是2009年11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上調非居民用電價格。
所謂上網電價,通俗理解,是指電網購買發電企業的電力的計量價格。用電價格,顧名思義就是終端用戶使用的電力的計量價格,其可分為居民用電價格和非居民用電價格。
適值CPI剛剛回落之際,便宣布上調電價,此舉也引發了是否會推漲通脹的爭論。不過銷售電價中調整的只是工商業用電,居民用電價格暫時維持不變。國家發改委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已指定了相應的方案,防止推漲相關產品價格。
值得關注的是,與以往先上調上網電價,再上調銷售電價不同,此次兩者同時調整,而且上網電價調整幅度明顯不如銷售電價,有將近5分錢的差價。差價的拉大,意味著國家電網成為此輪調價中的受益方。
階梯電價改為“試行”
國家發改委網站昨日還公布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與一年多前發布的《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將“實行階梯電價”改為“試行階梯電價”。
曹寅指出,從“實行”變成了“試行”,這也表明了一種更加慎重的態度,就是在試行中,看看什么是適合中國的標準與模式。中國現在需要平衡發展與能源需求的矛盾,得在照顧大部分民眾需求的情況下,抑制不合理的用電,那么這個度怎么確定,就需要多嘗試。
曹寅提到,國家發改委這次參照的是日本的模式,分必須用電、改善用電和高品質用電三檔。不過在節能方面,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國情。日本因為資源短缺,幾乎全靠進口,人口眾多,因此希望民眾盡量少用點。英國這樣的國家由于產業空心化嚴重,用電量是在持續下滑的,因此英國是希望民眾多用點,他們的階梯電價是用得越多越便宜,正好反過來。
相比較于征求意見稿,指導意見最大的變化在于提高分檔電量標準、拉大各檔價差。即首檔用電量的確定,由覆蓋70%的居民提升到80%,第二檔由90%提高到95%。至于價差,第二檔提價下限仍是每度5分,第三檔提價下限則由征求意見稿中的每度0.2元提升為0.3元。
上述指導意見還增加了一個“免費檔”,即各地對城鄉“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家庭每戶每月設置10度或15度免費用電。
居民用電漲價待聽證
指導意見提出,各地階梯電價具體試點方案,由省(區、市)人民政府按照本指導意見確定。相鄰省份之間要做好銜接工作,同檔電量偏高或偏低的地區應進行適當調整。
據此,英大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盧小兵指出,各地將來制定的三檔用電標準不一,所以對居民的實際影響也不盡相同。(編注: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提出,對于居民用電季節性差異、家庭人口數量差異等問題,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研究處理辦法。這回應了外界此前的關切。)
“現在調價的文是定下來了,各省各自上調多少,是定的。但是還未發布,所以現在也還不知道。但這并不意味著明天(12月1日)執行起來就有難度。因為電價結算是得到月底,具體怎么收是可以回溯的。”一地方電監會人士說,因為需要聽證,所以居民用電的上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該人士說,居民階梯電價可以解決之前的交叉補貼問題。照理說,工商業電壓高,配電成本低,居民用電電壓低,配電成本高,因此是居民用電價格應該高于工商業用電價格。但是實際情況是反過來的,于是變成補貼居民大量用電,尤其是用電多的富人,這對企業不公平,對其他居民也不公平。現在階梯電價將會逐步提高居民用電價格,解決上述矛盾。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10年中國用電量最多的5%高收入家庭消費了24%的電量。2009年全國戶均用電情況為,110度可滿足70%家庭用電需要;140度可滿足80%家庭用電需要;210度可滿足90%家庭用電需要;270度可滿足95%家庭用電需要。
“普通城市居民每月平均用電量大致在150度左右,按照這次國家發改委的電價調整方案計算的話,居民用電每月新增電費為3.375元,應該說增加的電費成本不大。總的來看,此次改革的力度較大,與業界預期比較接近,階梯式電價政策算是落到了實處。”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說。
“火電企業可增加
700億年收入”
此次,國家發改委還對電煤(即發電用煤)價格進行了臨時干預。“煤價一直在上升通道之中,對電煤的限價,一是為了解決發電企業經營困難,二是中國目前比較缺電。”盧小兵指出。
“這次電力企業逼宮逼得很厲害,加之CPI的漲幅回落,也為電價上調提供了基礎。”路透社昨日援引發改委一位不愿具名人士的話說。
“上網電價平均2.6分每千瓦時的調整幅度,可為火電企業增加600億-700億元年收入,可彌補因電煤成本提高造成的虧損,進而提高發電意愿,暫時緩解煤電矛盾,保障全國電力供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部主任薛靜認為。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占到全國一半發電裝機容量的中央五大發電企業前三季度火電業務已虧損266億元,資不抵債的企業數量超過20%,導致部分發電企業出售發電資產并緩建新的火電項目。
一家地方電監局的相關人士則分析稱,2.6分每千瓦時大致可以抵消80元每噸的煤炭價格上漲,“這只能是說讓火電企業少虧一些而已。”
曹寅表示,現在即使是調整1毛錢,也不能扭轉火電虧損的窘境。現在上海等地到達電廠的5500大卡的煤炭都已經是1200元每噸了。
上述地方電監局人士向早報記者稱,電價調了,能否讓火電企業盡量少虧損一些,還是要壓住煤炭的價格。“以往是電價一上調,煤炭價格上漲得更快,結果形成了死結,最后變成了調價利好煤老板。”
事實上,由于煤價的高企,五大發電集團紛紛走至上游,加入到了挖煤的隊伍中去。根據電監會最新的報告,“截至2010年底,華能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400億噸,產量4886萬噸/年;國電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140億噸,產量2700萬噸/年;中電投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126億噸,產量5410萬噸/年。”
上述火電集團的煤炭產量都已達到了大型煤礦企業的標準,可即使如此,在市場煤、計劃電的體制下,火電企業依舊虧損連連。
鑒于這種情況,國家發改委在上調電價的同時,要求今年重點煤價格上浮不得超過5%;秦皇島的5500大卡的市場煤價格不得超過800元每噸。
“發改委現在推出這個政策在時間上很有選擇。因為每年的煤炭供需會又要開了。”上述地方電監局人士稱。
國家電網成贏家
將電力企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不止煤價,環保標準的日益提高也是重要原因。
曹寅稱,“最近國家也出臺了《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脫硫、脫硝等標準的提高,無形中又加大了火電企業的生存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需要提高電價。”
“新標準對會點廠的趨嚴已經達到了難以理解的地步。”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此前曾評論道。而這份標準在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的限制方面,嚴厲程度還高于美國、日本以及歐洲,被業內認為是“世界最嚴”排放標準。不過與環保高要求不太匹配的是,中國五大電力集團的火電部分已經是連生存都成問題了。“現在有的電廠連買煤的錢都沒有了。”一位國家電力監管人士稱。
與環保相關的還有此次調價將可再生能源附加由之前的每度電4厘錢上調到了8厘錢。
不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動性、并網難等問題,因此其要大規模發展離不開電網企業的支持。“這次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這次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是一同的調整的,過去通常是先調上網電價,再調銷售電價。而且與銷售電價調整相比,上網電價往往是打折扣的。以前的方式存在壓縮電網企業利潤的問題。”曹寅稱,“這次的方式應該說是對電網企業的一種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出爐的指導意見中,相較于征求意見稿,電網企業增加的收入用于彌補的對象,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對此,盧小兵表示,主要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不會立即加大對太陽能、風能的投資。
“利好電子設備企業”
盧小兵指出,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本次用電提價對發電企業,以及電網均影響不大,“主要是影響一些電子設備企業和節能環保類電器公司。”
盧小兵分析說,在階梯電價試行后,首先是用電如何計量、用電如何控制調整。“比如說用戶用到多少電后,會對用戶有一次提醒,這將加快智能電網的的推進。同時電網公司也需要對某地段輸電進行統計和檢測,因此利好于生產相關設備的電子企業。
第二個方面主要是從用電習慣帶來的一系列投資機會。盧小兵表示,階梯電價將帶來將鼓勵用戶節約用電,帶來用電習慣的改變。“居民或許會多使用一些節能的相關設備,比如由電熱器改為太陽能熱水器,比如節能電、空調等一些其他的節能電器。”
任浩寧的觀點是,在電荒影響及火電企業普遍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市場對電價上調早有預期,此次國家發改委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在投資業界引起的反響不大。
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常劍鋒也提到,電力股前期的上漲可能已提前反映電價上調預期。
時間:2011-12-01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