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宇:ACCA會員,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財政部首屆注冊會計師領軍班學員之一。
胡新宇是湖南人。與大部分在深圳工作的湖南人不同,他不是由于大學畢業找工作、或者在九十年代隨特區發展來到深圳的。他在2004年才由于所在事務所的發展戰略而落戶深圳。他的事業發展軌跡深刻地打上了近十年來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烙印。
變革年代,從“公”姓到“私”姓
九十年代初從湖南商學院畢業后,胡新宇進入湖南商業大廈從事財會工作。1994年成為中國早期的注冊會計師之一。“那時候中國的注冊會計師事業剛起步,社會上對職業資格的看法和理解與現在不太一樣”,胡新宇回憶說,“那個時代,會計師職稱更加吃香”。
1996年胡新宇加入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前身―湖南省審計師事務所。這是一個變革的年代。湖南省審計師事務所在當時算是國家單位,隸屬湖南省審計廳。由于國家審計署與ACCA合作在系統內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家審計人才,在這個時候,胡新宇接觸到了ACCA,在審計廳和事務所的資助下進行ACCA專業資格的學習。九十年代末,由于政企分開的制度改革,湖南省審計師事務所與審計廳脫鉤,成為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并更名為湖南天職會計師事務所。在此改革過程中,胡新宇與事務所共同成長共同應對變化,并成為事務所的合伙人之一。
初入特區,與“四大”競技
政企脫鉤后,湖南天職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不再局限于湖南省,而是著眼全國。“我們的董事長陳永宏從長沙到北京去拓展事業,我們這些老員工自然不能守著湖南不動,紛紛到不同省市去開拓業務。而我就在2004年初隨著事務所進入深圳。”
2004年對胡新宇而言,是新的一年。這一年,經過了幾年邊工作邊學習的努力奮斗,他終于獲得ACCA會員資格。同時,他和其他合伙人一道帶領天職國際深圳分所在深圳這個比較成熟的市場,與200多家事務所同場競技。作為后來者,天職國際在深圳的會計師事務所市場上有自己的差異化定位策略。“我們的目標是做高端市場,主要是與四大和國內大所競爭,而不參與低端市場從事諸如中小企業年報審計等業務的競爭。” 胡新宇這樣形容事務所的策略。“剛開始,我們是服務于原有客戶在深圳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在深圳慢慢樹立品牌。現在我們開始根據不同的行業狀況,調查公司的實力、領導者的素質和過去的發展情況等方面,發掘優質的大客戶及有上市潛力的企業。我們的目標一直是大型國有企業及資本市場的客戶。”
雖然天職國際在業務上是與“四大”競爭,“不過,我們和四大還是有較大的差距”,胡新宇認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著優質的客戶有利于吸引優秀的人才,而且四大歷史悠久,有優秀的公司文化、良好的制度、系統和經驗。相對而言,本土所的優勢在業務上不僅有價格優勢,而且機制靈活。“在本土事務所里工作,有志向、愿意努力的員工成長更快,因為我們沒有發展的限制,他們可以直接接觸到大客戶和各方面的業務并從中得到鍛煉提升。我們能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更快的晉升渠道。”
“走出去”放眼世界
天職國際是國家財政部確定的十大國際化的本土事務所之一,曾經的人才貯備現在開始發揮作用。所里不少人擁有諸如ACCA這樣的專業資格證書,成為“走出去”的重大支持力量。“ACCA專業資格的學習拓寬了我的眼界,加強了我的專業知識。” 胡新宇如是說。
談到國慶期間出差歐洲為中國企業海外公司的進行海外審計,胡新宇覺得“走出去”完全沒有專業上的障礙。“審計和會計語言的國際趨同大大降低了我們與不同國家人士在專業方面的溝通障礙。海外審計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主要是在語言和政治經濟辦事規則方面。由于各國的商業慣例、經濟法、稅法等有所不同,商業運作和公司法的規定不同,因此溝通某些問題產生分歧在所難免。”
“我們本土所‘走出去’的戰略與國家的戰略要求是一致的。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帶動著本土事務所的國際化,我們的發展戰略首先是為已經‘走出去’的和將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服務,服務于中國崛起和國際化的趨勢。除此之外,我們也與國際的會計聯盟建立聯系。通過這些國際聯盟,以期獲得國際上的生意機會。”提到事務所目前的發展戰略,胡新宇這樣說:“事務所的人才戰略一定要與其發展戰略相匹配,我們現在在招聘一些熟悉西方理論操作的海歸人士的同時,也繼續鼓勵更多員工獲取像ACCA這樣的國際性專業資格。”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本土事務所的合伙人之一,胡新宇展現了他作為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激情。談到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胡新宇說了下面一番觸動人心的話:“雖然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我們應該趁自己還年富力強的時候,順應國家的要求,為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有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ACCA 2008-1-19)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