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39項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新會計準則,自今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開始實施。從最新一期的年報季報情況看,在“公允價值”、“投資性房地產”、“債務重組”、“可交易性金融資產”、“開發費用資本化”等領域,一些公司已經或將要受到新準則的眷顧。
債務重組撞大運
新會計準則對于債務重組的規定也許會讓不少公司笑逐顏開:由于債權人讓步,債務人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而原來是計入資本公積。以實物抵債的,將以公允價值計量。說白了就是,欠錢之后,如果債主大筆一揮說不要了,那么這筆意外之財就會計到您的“營業外收入”中去。于是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高每股收益。
*ST長控(600137)就是最好的例子,靠著新準則大大出了一把風頭。股改停牌達4月之久的*ST長控,在今年4月13日復牌當天連續上漲,從股改停牌前的7.18元一路上漲到68.16元,盤中最高漲幅達1083%。以至于當天下午被交易所緊急停牌。
除了長期停牌補漲的需要、新東家浪莎控股重組注資等因素外,新會計準則對*ST長控的“翻身仗”功不可沒。據公司之前發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因“債務豁免”實現的債務重組收益高達2.71億元,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后,導致今年一季度將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如果按照目前6071.13萬股總股本計算,每股收益高達4.67元。要知道,*ST長控曾在2002年創下每股巨虧達11元的紀錄,2006年三季報每股收益還是虧損的-0.12元,2006年年報每股收益也不過0.14元。您說這是一著妙棋也好,一著險棋也罷,人家靠著新準則,硬是風吹不搖、雨打不倒地站起來了,理直氣壯,無懈可擊。
但不管怎么說,投資者還是得理性看待這筆“非經常性收益”。債務重組確實是件積德行善的大好事,有減輕公司的債務包袱、降低財務費用、改善資產負債率、提高當期盈利能力等等好處。具備債務重組條件的公司多半是ST公司,巴望著“多快好省”地盈利。但是由于債務重組收益屬于非經常性損益,盡管扭虧,也不能幫助公司摘掉ST的帽子。
搭上全流通順風車
不管新準則對“金融工具”的分類有多么復雜,對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條件要求得有多么嚴格,市場還是盯住了其中的誘人之處: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以成本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按照這一規定,上市公司進行短期股票投資的,將不再采用原先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而將純粹采用市價法。
這下好了,持有熱門金融股民生銀行的歲寶熱電(600864)成了眾人艷羨的焦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不斷有各種各樣的分析稱,歲寶熱電持有的民生銀行2.2億法人股在2006年10月26日即可解禁流通,如果全部減持,按新會計準則編制的“股東權益差異調節表”,即使以當時民生銀行5元的股價保守估計,公司潛在資產增值就超過7個億。而且歲寶熱電的流通盤只有1.36億元,重估后每股將增值5.76元,從而毫無疑問地成為新準則之下“法人股增值”概念中受益最大的。
當夢想照進現實,市場還是禁不住打了個嚏噴。今年3月10日,歲寶熱電公布的2006年年報顯示,當年共減持500萬股民生銀行,實現投資收益3029萬元。本來公司的主營業務熱電供應乏善可陳,三季報尚虧損2360萬元,年報中的營業利潤仍為虧損1831萬元。這筆投資收益成了扭虧為盈的救命稻草。當初歲寶熱電對民生銀行的持股成本每股僅0.23元,而截至昨天的民生銀行收盤價為13.37元。這樣一分析,也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歲寶熱電這只長期身處“估值洼地”的電力股能從七八元起步一路狂奔到51.77元了吧。
截至2006年底,歲寶熱電手中還有2.15億股民生銀行。現在來看,區區500萬股的減持量僅占歲寶熱電持股數的2%多一點。按照當初股東大會通過的減持不超過20%的決議,歲寶熱電今年在民生銀行這只股票上仍可減持3900萬股。還好,公司明確表示,根據新會計準則,將該股權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那么民生銀行的股價變動將只影響歲寶熱電的所有者權益而不影響其損益。
據統計,目前市場中像歲寶熱電這樣,以低廉的原始成本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司,占到上市公司總數的兩成以上,有的更是躋身相關上市公司十大股東的行列。“手中有股,心中不慌”應該是它們的真實寫照,其中包括同樣持有民生銀行的新希望,因廣發證券借殼而備受矚目的遼寧成大,以減持中信證券出名的雅戈爾、兩面針,以及持有擬上市公司交通銀行數千萬股權的佛山照明等等。當然,同樣需要提醒的是,法人股轉讓的收益雖然巨大,可也屬于“一次性收益”,如果按照動態市盈率估值,影響只是局部的,并不會改變企業的長期價值。
高科技企業春天來了
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內部研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費用依然是費用化處理,計入成本;而進入開發程序后,對開發過程中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資本化。
今年4月6日,中小板公司同洲電子(002052)發布首季報預增公告稱,按照新會計準則,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由現行的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變更為將符合條件的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此變更將減少期間費用、增加利潤預計500萬元左右。由此,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00%-400%。據稱,包括安泰科技、軸研科技、國電南瑞、國電南自等開發費用較高的公司,將是新準則的直接受益者。
“允許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資本化”,新會計準則的這項規定或將使得眾多研發支出較高的高科技企業迎來業績與估值的春天。
投資性房地產亦真亦幻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利用新會計準則概念進行的最成功的炒作當屬投資性房地產了。這也是在房地產市場火爆、房價居高不下的形勢下,將經濟形勢與合理想象相結合的一場集體狂歡。
投資性房地產準則是本次新會計準則體系中新增內容,唯其新鮮且又契合當前的房地產形勢,一出臺即廣受矚目。按照新準則的規定,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可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其中,公允價值模式下將投資性房地產價值的變動確認為損益,而不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
在地產板塊中,陸家嘴(600663)因為擁有的物業量最大,最對新準則的路,一時成為炒作“明星股”。于是在2006年11月下旬,蟄伏已久的陸家嘴開始爆發,當仁不讓地成為短期市場的龍頭股,短短兩周從8元一躍漲至13元,累計漲幅超過60%,讓地產板塊和整個A股市場唯其馬首是瞻。
沒錯,陸家嘴近年來一直努力發展持有型物業,開展租賃服務,擁有大量的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如果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這些資產的升值空間將相當可觀。可公司在2006年年報中明確表示,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將采用成本模式計量。也就是說,一切照舊,原先的種種設想都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不光是陸家嘴,實際情況表明,熱點公司中明確表示將使用公允價值模式后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很少,大多數公司由于種種原因仍決定采用成本模式,因此對公司業績不會產生影響。
良好的預期為啥成了“水中月,鏡中花”?專家指出,想要用公允價值計量必須過兩關:一是稅收關,二要滿足諸多條件。按照新準則的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那么在原有成本法下投資性物業通過計提折舊來抵稅的“稅盾”作用就體現不出來,這使得很多房地產公司對選擇新的計量方法望而卻步。
其次,新準則要求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應當滿足一定條件。這包括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估計等。而目前一些帶有壟斷性的出租物業并沒有成熟、活躍的交易平臺,無法獲得合理的交易價格,因此公司對公允價值的判斷存在一定難度。
(中國證券報 陸洲 200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