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居民收入全部跑贏CPI?反正我不信
隨著各省區市半年報的全部公布,各省居民“錢袋子”收入增長情況也隨之“出爐”。從數據中發現,上半年29個省區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31個省份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贏”CPI。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整體快于城鎮居民,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增速整體快于東部省份。(《中國經濟時報》8月3日)
從數據上看,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而上半年的GDP增速只有9.6%,這是近年來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過GDP增速,可喜可賀。雖然全國上半年CPI增長率為5.4%,但居民收入增速幾乎都超過了CPI增速的兩倍,如果屬實,也就是說,對目前的這一點通貨膨脹率,完全不用擔心,溫總理的“今年宏觀調控工作把抑制通貨膨脹擺在第一位”也可能是杞人憂天,居民的荷包鼓鼓的呢。
我絲毫不懷疑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看著全國的數據,再看看自己的收入,我只能選擇和很多網友一樣的表態:“非常對不起我的親愛的同胞,要不是我拖你們的后腿,你們增長的數據可能更高。”確實如此,我的工資收入已經幾年沒有動了,原來的一點福利,在嚴打小金庫和績效工資改革中,也化為烏有了。說實話,我實在不想拖大家的后腿,但身為“單位人”,或曰“體制內的人”,能不能不拖后腿,自己的個人主觀能動性實在意義有限,還得靠國家和政府。
對我真誠的道歉,不少網友勸我莫要“自作多情”。網友們說,我國目前居民收入的統計中,住戶調查是按照隨機抽樣原則,在一定范圍內抽選一定數量的調查戶進行調查。比如全國,就是在全國抽選了476個調查市縣的65000個調查戶進行居民收入與消費調查。也就是說,大約是0.005%人的收入狀況代表了全國13億人的收入狀況。網友調侃說,不用道歉,因為統計部門早就知道找我等人作樣本來調查,數據會非常難看,所以統計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把我等人統計進去。想想,這種說法也有道理,網民們不是一致質疑:這個數據是根據什么來的?為什么沒有調查我呢?
實際上,另外幾個已經公布的數據,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高達31.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0.2%;集體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3.8%;股份制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4.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4.5%;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7.2%),現在所有省區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但問題是,今年上半年,我國GDP的增速只有9.6%,總的蛋糕就那么大,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居民,收入增速都超過了GDP增速,可能嗎?
一些城市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恩格爾系數變動情況,比如湖北武漢市從上年同期的39.4%上升到了40.4%,江西省南昌市由上年同期的40.8%上升為41.2%,廣東湛江比上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廣西全省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1個百分點……所謂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系數越高,生活水平越低。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恩格爾系數的變動情況來推測居民收入的情況。按照常理,居民收入增速都跑贏了CPI,恩格爾系數不降反升就非常不正常了。如果以恩格爾系數的變動情況來推相關地區的居民收入增速,“所有省區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全部跑贏CPI”的數據肯定是有問題的。
統計數據,不應該僅僅止于“好看”,要能夠反映公眾的真實感受才有實際價值。幾組相互打架的數據,給“所有省區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全部跑贏CPI”的說法蒙上了一層陰影。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至少它與我的實際情況不符。
時間:2011-08-04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