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的企業和經濟活動均受到影響。管理層應當謹慎考慮新型冠狀病毒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對于某些企業而言,這可能有重大的影響。
在考慮會計及財務報告的影響時,除了資產及負債的計量外,亦應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披露、其他披露及評估以持續經營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的適當性。
本文分析了新型冠狀病毒對截至12月止年度的會計影響。
0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在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所產生的影響時,一個至關鍵的部分是確定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事項屬于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
國際會計準則第10號將調整事項定義為對報告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證據的事項。而非調整事項是指表明報告日后發生的情況的事項。
若是調整事項則需要對財務報表作出調整。而非調整事項僅要求予以披露。
有關于新型冠狀病毒,12月31日當天已存在的主要情況如下:
有少量不知名病毒的病例被通報;
無明確的證據指出該種病毒會以人傳人方式傳播。
下列是2020年1月后才發生的主要事項,故不能為12月31日已存在的情況提供證據:
以人傳人方式傳播的病例大幅增加及該病毒被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為了防止傳播,政府和機構們采取了大規模的防控措施。
而后者重大地改變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情況以及被視為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評估當中最重要的事項。
這些事項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是一項資產負債表日后的非調整事項。因此,于12月31日所確認的結余一般不能調整于12月31日后才出現的情況。但是,這些情況仍需予以披露。
盡管如此,報告日后發生的事項有時能夠為報告日已存在的不確定性提供額外信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作出判斷,例如一位客戶在報告日后破產可能反映出,除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外,客戶可能已存在其他財務困難。
非調整事項雖不會導致對財務報表的調整,但是若非調整事項屬重大,則需要予以披露。所作出的披露應當是透明及能夠具體反映主體的情況,且應包含此事項的性質及其對財務影響的估計。若某一事項的財務影響是無法被估計的話,該主體必須披露該項事實。一般經濟環境的概括說明并不能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披露內容應考慮截至財務報表批準報出日可獲取的相關信息。主體應當考慮披露報告日后發生的變化對其資產和負債的賬面金額的重大影響。例如,需要對資產計提減值或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評估違反貸款契約或對收入的影響。
披露的程度取決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對主體的業務及行業的影響性,以及財務報表批準報出的時間性。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影響性越大(如零售業及旅游業),披露亦會因而預期需要更全面。
長期性的再融資
違反長期貸款協議的糾正
出借人所提供的寬限期(至少包括報告日后的12個月),以便借款人糾正其違反的長期貸款協議。
3.1
公允價值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要求主體從有序交易中的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厘定于計量日的公允價值。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亦假設市場參與者會使用,基于對該等資產和負債有合理
認知并且知悉可以通過正常和常規盡職調查工作以獲取任何信息。
對于一些使用了重大不可觀察的輸入值來厘定的公允價值而言,只有在計量日能夠通過進行常規盡職調查后才能合理得知的前提下,方可考慮計量日后知悉的信息。例如,如果酒店物業的價格于2020年2月有所下降,其于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不會因此而有所調整。原因是根據12月31日通過合理盡職調查工作所獲取的信息,在當時無法預測到飛機班次減少導致期后的入住率降低的情況。
主體應當于資產負債表日厘定投資性物業的公允價值。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投資性物業的價格波動會有所上升。主體應盡最大程度利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市場數據(如可獲取)。然而,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所導致的期后價格波動不應反映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計量當中。
類似的原則應當應用于其他公允價值的計量,包括但不限于,在企業合并中所收購的可辨認資產和所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或確定股份支付的公允價值時應用的期權定價模型。
鑒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對不同時點的假設有重大影響,確定準確的計量日(例如收購日)是公允價值計量中關鍵的一環。
3.2
減值
對于任何適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減值要求的金融工具(例如貸款及應收款、非以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債務工具、合同資產或租賃應收款),主體應當考慮:
信用風險(違約風險)是否顯著增加;及
因違約而導致的損失是否因為作為擔保品抵押的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下跌而有所增加。
3.3
可變現凈值
存貨以成本或可變現凈值兩者中的較低者來計量。可變現凈值是以正常經營過程中預計的售價減去預計完工成本及銷售國際會計準則第10號指出,如果報告日后事項指出持續經營的假設已不再
適用,則不應以持續經營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即使該等事項被歸類為非調整性質,這項指引依然適用。因此,主體應當考慮報告日后發生的變化是否對持續經營的假設產生任何影響。時預計
必需產生的費用后的價值。可變現凈值是指主體預期能夠變現的凈
額,這是主體特定價值而非從市場參與者角度來厘定的公允價值。但是,這兩項金額均應基于資產負債表日已存在的情況計量。
在估計可變現凈值時,應以進行估計時可以取得的最可靠證據為基礎以厘定存貨預期可以變現的金額。這些估計應考慮與資產負債表后事項直接相關的價格或成本波動,但僅限于可以確定資產
負債表日已存在的情況的事項。一般而言,主體應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10號評估期后事項屬于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來進行此項分析。
例如,在政府宣布春節假期后推遲復工的政策后,某一零售商在2020年2月初宣布大幅降低其服裝及飾物的價格。對于此降價之舉,管理層是無法在12月31日所能夠預見的。因此,降
價屬一項非調整事項并無需調整12月31日時所作出的估計。
3.4
準備
跟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7號的要求,所確認為準備的金額是對付清報告期末時的現行義務所需要的支出的最佳估計。在估計準備時,不應考慮不能為估計日已出現的情況提供證據的期后信息(即
非調整事項)。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所導致的未來經營虧損不應被確認。
3.5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
跟據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的要求,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計量需反映主體于報告期末預期收回或清償其資產和負債的賬面金額的方式中所產生的稅務結果。
主體不應根據報告日后屬非調整事項的新事項或信息在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時采取「后見之明」。
重大會計估計和判斷的披露亦預期包括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說明。當中包括假設或其他估計的不確定性的性質及厘定以下項目的相關定量披露:
計量預期信用損失時所考慮的前瞻性因素;
資產于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或可收回金額;
存貨于12月31日的可變現凈值。
02
持續經營
國際會計準則第10號指出,如果報告日后事項指出持續經營的假設已不再適用,則不應以持續經營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即使該等事項被歸類為非調整性質,這項指引依然適用。因此,主體應
當考慮報告日后發生的變化是否對持續經營的假設產生任何影響。
在評估持續經營假設是否適用時,管理層應考慮所有可獲取的信息對至少自報告期末起十二個月期間的影響。
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還指定對于以下情況要求披露:
財務報表并非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
管理層意識到關于可能導致主體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的重大不確定性。這些需要披露的事項或情況有可能于報告期結束后才發生。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全套 | PCMA證書:含報名費、考試費、培訓費、教材費 | 18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管理會計師通關班 | 專業能力培訓通關班:(含教材費、考試費、基礎課程、實操課程、考前沖刺直播課程、答疑輔導、強化模擬考試題庫) | 2260 |
購買![]() |
管理會計概論 | 專業能力培訓特色班:(含教材費、考試費、基礎課程、實操課程、考前沖刺直播課程、答疑輔導、強化模擬考試題庫) | 2260 |
購買![]() |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 專業能力培訓特色班:(含教材費、考試費、基礎課程、實操課程、考前沖刺直播課程、答疑輔導、強化模擬考試題庫) | 2260 |
購買![]() |
預算實務 | 專業能力培訓特色班:(含教材費、考試費、基礎課程、實操課程、考前沖刺直播課程、答疑輔導、強化模擬考試題庫) | 2260 |
購買![]() |
成本管理 | 專業能力培訓特色班:(含教材費、考試費、基礎課程、實操課程、考前沖刺直播課程、答疑輔導、強化模擬考試題庫) | 22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管理會計概論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預算實務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成本管理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3門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360 |
購買![]() |
4門全套 | 模擬考試: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48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