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新會計準則將帶來收益的確認與現金的流入不一致。業內人士指出,采用公允價值法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浮盈收益時,現金并未實際流入企業,從而造成收益的確認與現金的流入不一致。
二是對自營業務規模的控制帶來新課題。根據證券法規,自營權益類證券不能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80%。目前券商在執行該規定時,是按照自營權益類證券的成本進行計算控制的。執行新制度后,自營證券反映的是權益類證券市價。在此情形下,監管部門什么時間、采用何種價格作為自營規模監管指標計算,將直接影響到券商的自營業務規模。但這點目前證監會尚未明確。
三是交易頻率的高低對當期利潤的影響程度明顯加大,F行會計制度下,交易費用記入自營證券成本,其對損益的影響只有在自營證券賣出后才能體現。實施新制度后,交易費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減少當期利潤。因此,雖然交易費用只占成本的一小部分,當交易頻率很高,金額很大時,交易成本對當期利潤的負面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
四是加大利潤和凈資本等重要財務指標的波動性。由于自營證券業務的效益與證券的價格直接掛鉤,加大券商利潤的波動性,自營規模越大、對行情的把握度越差波動性越強。對凈資本等其他重要財務指標指標來說,結果也與利潤一致。
五是對現行稅法提出了新的課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規定,自營業務應按照買賣差價收入計征營業稅。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自營差價收入也是計征企業所得稅的基礎。實施新制度后,會計不再核算自營差價收入,取而代之的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確認完全市場化,這與現行稅法的計稅依據完全不同,即現行稅法關于金融保險業方面的規定已不能適用于新制度,修改完善稅法勢在必行,對此券商應積極介入稅收條例的修改并提出建議。
鏈接
證券公司上半年盈利創新高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座談會上透露,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31億元,93家證券公司獲得了盈利,全行業實現利潤123億元,這一數字創下了證券行業迄今為止的新高。
統計表明,今年前8個月在證券行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市場份額向大券商集中的趨勢進一步明顯。其中,經紀業務方面,前10名市場份額達到45%以上;投行承銷業務的集中度則更高,中金、中信、銀河和國泰君安四大券商的市場份額超過八成。這些表明,證券行業已經出現初步壟斷的跡象。
另外,在證券承銷業務方面,今年前8個月總共只有17家券商獲得了承銷份額。而由于壟斷了中國銀行、大秦鐵路和中國國航等大項目的發行,中金、中信、銀河和國泰君安的市場份額合計達82.5%(以承銷金額計)。
創新業務對優質券商業績的推動作用在今年已經初步顯現。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和廣發證券等創新類券商的資產管理收入和權證業務收入的貢獻比例已經達到13%至39%。
專家觀點
三招應對新會計準則沖擊
1、券商應加強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協會等監管的溝通,對自營權益類證券規?刂茦藴省糍Y本等重要監管指標的計算標準提出合理的建議,改被動執行為主動介入監管指標的制定。
2、加大對2007年證券市場走勢的研究力度。如果對未來行情把握度不高或2007年指數有較大下跌空間,就應考慮在2006年以前對獲利自營業務進行了結。
3、采用更加謹慎的態度,對待高風險證券。券商為了避免利潤的大起大落,有必要對各類證券的投資風險進行重新梳理和確定,對不同風險程度的證券采用不同的投資策略。尤其對高風險證券,應采用更加謹慎的投資策略。
(全景網絡 盧榮 唐曜華 2006-9-27 東方證券資金財務管理總部 耿芥)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