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初級資格考試《公司信貸》復習核心考點(第一章)
第一章 公司信貸概述
1公司信貸相關概念
1、信貸:<廣義>一切以實現承諾為條件的價值運動形式;<狹義>銀行的信用業務活動(包含存款、貸款業務)。
2、銀行信貸:<廣義>銀行籌集債務資金、借出資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經濟活動;<狹義>專指銀行借出資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經濟活動。
3、公司信貸:①接受主體: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等非自然人;②經濟活動:資金信貸或信用支持。
4、貸款:①承諾條件:接受主體以一定的利率,按期歸還;②價值運動:貨幣資金使用權轉讓。
5、承兌:銀行在商業匯票上簽章承諾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
6、擔保:銀行根據客戶的要求,向受益人保證按照約定以支付一定貨幣的方式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行為。
7、信用證:銀行根據信用證相關法律規范依照客戶的要求和指示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分為國際和國內信用證兩類。
8、減免交易保證金:在與客戶的交易中,銀行承擔了信用風險,交易保證金因而會產生。銀行為客戶的交易做出了一種減免安排,實際上是一種信用支持。
9、信貸承諾:
①銀行對客戶做出的信貸承諾:未來一定時期內按商定條件為客戶提供約定貸款或信用支持;
②前提:客戶滿足貸款承諾中約定的先決條件。
10、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①融資:資金的借貸與資金的有償籌集;②間接融資:通過金融機構進行的融資,否則稱為直接融資。
2公司信貸的基本要素
1、交易對象:銀行和銀行的交易對手(其(事)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2、信貸產品:特定產品要素組合下的信貸服務方式
3、信貸金額:以貨幣計量
4、信貸期限:
①廣義:從簽定合同到合同結束的整個期間,包括提款期(合同生效到最后一次提款日)、寬限期和還款期(第一筆還款日至合同結束)。
★《貸款通則》有關期限的相關規定:貸款期限的商定、自營貸款期限(10年)、票據貼現期限(6個月)、展期及展期期限(短期1、中期1/2、長期3年)
②狹義:具體信貸產品發放到約定的最后還款或清償的期限。 來源233網校
5、貸款利率和費率
①貸款利率:
A、浮動利率:可以靈敏反映金融市場上資金的供求狀況,借貸雙方承擔的利率變動風險較小;
B、法定利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央行確定的利率,是國家實現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之一;
C、行業公定利率:非政府部門的民間金融組織(如銀行業協會)確定的利率;
D、市場利率:隨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而自由變動的利率;
★E、基準利率:包括市場利率、法定利率、公定利率。
②《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
短期利率
貸款合同簽定日的相應檔次的利率,不分段計息
中長期貸款利率
一年一定,當期相應檔次利率
展期
依累計期限而定,展期日相應檔次利率
逾期貸款或擠占挪用貸款
罰息利率,與調整分段計息
③人民幣利率檔次:短期(又分為6個月以下、6個月以上)、中長期(又分為3年以下、3年以上、5年以上)和票據貼現利率
外匯貸款利率檔次:央行不設定,已實現市場化,通常以國際主要金融市場的利率(如LIBOR)為基準
④利率表達方式:年利率(分)、月利率(厘)、日利率(毫)
⑤計息周期:日、月、季、年
⑥費率:利率以外的銀行提供信貸服務的價格。一般以信貸產品金額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算。如擔保費、承諾費、銀團安排費、開證費等;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商業銀行服務范圍為人民幣基本結算類業務包括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本票、支票、匯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7類;收付類業務的收費原則是“誰委托,誰付費”。
6、清償計劃:分為一次性還款、分次還款(定額、等額、約定)。
7、擔保方式:保證、抵押、質押、定金和留置;是借款人無力、未按時還本付息或支付相關費用時的第二還款來源。
8、約束條件:
①提款條件:合法授權、政府批準、資本金要求、監管條件落實、其他
②監管條件:財務維持、股權維持、信息交流、其他
3公司信貸的種類
1、按幣種:人民幣、外匯(美元、港元、日元、歐元和英鎊)。
2、按貸款期限:透支、短期、中期、長期(注意與利率分類區別)。
3、按經營模式:自營貸款(風險由銀行承擔)、委托貸款、特定貸款(國務院批準)、銀團貸款。
4、按保證方式:信用貸款、擔保貸款、票據貼現。
5、按貸款用途:固定資產貸款、流動資金貸款。
6、按貸款主體的經營特性:生產企業貸款、流通企業貸款、房地產企業貸款。
4公司信貸理論的發展
1、真實票據理論·即商業貸款理論(亞當·斯密,注重資金流動性——銀行最好只發放以商業行為為基礎的短期貸款,這種貸款的特點是:利于滿足銀行資金流動性需求,有真實的商業票據為憑證作抵押,帶有自動清償性質)
①理論擴展:a銀行不能發放不動產貸款、消費貸款和長期設備貸款;b長期投資的資金來源應為長期資源,如留存收益、發行新股票或長期債券;
②問題:a銀行發放中長期貸款的能力受到限制,局限于短期貸款不利于經濟發展;b加大經濟的波動。來源233網校
2、資產轉換理論(H.G..莫爾頓《商業銀行與資本形成》,銀行能否保持流動性,關鍵在于資產能否轉讓變現;在該理論作用下,銀行資產范圍顯著擴大,效益顯著提高)
①理論擴展:銀行把可用資金的部分投放于二級市場的貸款與證券,既可以滿足銀行的流動性需求,又可以使得銀行效益得到提高
②問題:a缺乏物質保證的貸款大量發放,為信用膨脹創造了條件;b證券的大量拋售會造成銀行的巨額損失;c貸款平均期限的延長會增加銀行流動性風險。
3、預期收入理論(赫伯特·V.普羅克諾《定期放款與銀行流動性理論》,貸款能否到期歸還以未來收入為基礎;穩定的貸款應該建立在現實的歸還期限與貸款的證券擔保基礎上;央行成為了資金流動性的最后來源)
①理論擴展:長期設備貸款、住房貸款、消費貸款等迅速發展
②問題:a收入預測和經濟周期密切聯系,銀行的信貸風險可能增加;b銀行危機的影響增大。
4、超貨幣供給理論(銀行資產應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使銀行資產經營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①理論擴展:銀行信貸的經營管理應與銀行整體營銷和風險管理結合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②問題:a涉足新的業務領域和盲目擴大規模成為當前銀行風險的一大根源;b金融的證券化、國際化、表外化和電子化增強了金融的系統風險。
5公司信貸資金的運動過程及其特征
1、信貸資金的運動過程
①定義:信貸資金的籌集、運用、分配和增值過程的總稱。
②特點:二重支付(銀行支付給使用者,使用者用于經營),二重歸流(資金回流,支付本息)
2、信貸資金的運動特征(信貸資金運動和社會其他資金運動構成了整個社會再生產資金的運動):
①以償還為前提的支出,有條件的讓渡;②與社會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相結合;③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能良性循環;④信貸資金運動以銀行為軸心。
6公司信貸的原則
1、合法合規原則:區別對待,擇優扶植
①貸款發放和使用符合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管部門的行政規章;
②貸款投向突出重點;
③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選擇貸款對象,嚴格區分優劣,合理投放貸款;
④按程序辦理貸款。
2、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
3、平等、自立、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
4、公平競爭、密切協作原則
7公司信貸管理
六大原則:全流程管理、誠信申貸、協議承諾、貸放分控、實貸實付、貸后管理
九大流程:貸款申請、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貸款審批、合同簽訂、貸款發放、貸款支付、貸后管理、貸款回收與處置
組織架構:四次變革、現行架構內容 來源233網校
四次變革:實間、觸發事件、變革內容(縱、橫)
內容:董事會及專門委員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信貸業務前中后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