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國稅局著力解決辦稅服務廳排長隊難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山西省太原市管戶數量從2012年的7.9萬余戶增加到現在的14萬戶,年均增加20%左右;《納稅服務規范》全面運行后,192項服務事項需在辦稅服務廳受理,“營改增”全面擴圍后,全市管戶數量預計突破20萬戶,為此,山西省太原市國稅局從實際出發,深入分析原因,積極尋求辦法,著力解決辦稅服務廳排長隊問題。
大力推行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從全市實際及納稅人類型來看,一般納稅人網上申報率基本達到100%;個體定額戶申報由省局每月批處理扣稅申報。除去特殊情況的申報,如注銷申報、雙定戶超定額申報等必須上門申報外,當前上門申報的納稅人大多數為小規模納稅人。近年,全市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此,該局不斷加大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推行力度,在全市部分單位將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率提升至95%以上。同時,鼓勵各基層單位大膽進行實踐。如杏花嶺區局對個體工商戶全面推行銀商繳稅,使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率達到97%以上。萬柏林區局通過自助服務區“面對面、手把手”輔導,使上門申報基本退出大廳。
不折不扣放開發票限量供應。該局把著力點放在轉變觀念及強化后續風險管理上,制定《落實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后續風險管理指引》等制度,不斷理順前臺服務和后續管理的關系,使廣大干部改變片面強調前臺審核管控的傳統思維,將風險管控的著力點放在強化后續管理上,通過把發票限量放寬至三個月,累計減少納稅人因發票領用而上門辦稅次數的三分之二。
不斷提高咨詢輔導效率。從當前辦稅服務廳進行涉稅業務咨詢情況來看,主要分三類情況,一是簡單、程序性咨詢,這類咨詢占80%左右,具有業務交叉性質,即大多納稅人來大廳辦理涉稅業務同時進行咨詢,不影響納稅人是否上門,但影響納稅人在辦稅服務廳滯留時間。對此,該局大力推廣杏花嶺區局、萬柏林區局的有效做法,通過在辦稅服務大廳設立專職咨詢導稅員、放置《納稅人常用業務辦稅指南活頁單》、表證單書填寫模板等措施,有效縮短了納稅人咨詢滯留時間。二是企業端軟件故障咨詢,此類咨詢占15%左右。對此,該局探索建立了兩個機制。即,建立了市局與服務商的溝通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好雙方各類平臺、資源,注重于工作監督及共性問題的統一處理;建立了基層單位與服務商的日常合作及應急保障機制,服務商安排專人常駐辦稅服務廳,提高常見問題的處理效率,如處理好所得稅季報、年報變更所帶來的大量咨詢及網上申報的問題處理。三是政策性、疑難、個性化的咨詢,數量較少。對此,該局把納稅人引導至網絡平臺或專業科室,由專業人員提供個性化的咨詢解答服務,避免納稅人進辦稅服務廳進行咨詢的盲目性。
著力提高辦稅服務廳人員工作效率和活力。由于部分單位窗口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流動性大等原因,使部分辦稅服務廳人員之間工作效率存在較大差異。對此,該局制定了《太原市辦稅服務廳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從工作職責、人員構成、激勵措施、學習培訓等方面入手,以多舉措調動窗口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鼓勵各單位進行有益的嘗試。如,萬柏林區局在辦稅服務廳建立“以老帶新、以一帶三”機制,使大廳人員素質得到了大幅提升。迎澤區局、小店區局等實施外聘人員工資激勵制度、窗口人員彈性工作制也有效地提高了窗口辦稅效率。
應用“導稅通”系統促工作持續改進。為進一步強化工作落實,該局研發了“導稅通”系統并于2015年7月正式開通。一方面,通過“導稅通”系統提取全市排隊叫號機數據,應用“互聯網+”模式對外公開各辦稅服務廳實時排隊情況,便于納稅人確定合理時間上門辦稅。另一方面,通過該系統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全市對比,找出了各辦稅廳辦稅服務各要素的差異。通過定期通報數據分析情況,下發整改指導意見,實現了辦稅服務廳工作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