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地稅局運行“雙軌并行”應對模式提升稅收風險應對績效
今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地稅局緊緊圍繞提高稅法遵從的最終目標,積極引入納稅人全面參與、自我糾正、主動消除的服務模式,針對部分風險特征指向明顯、差異稅款直接可測、風險發生可控可糾的情況,積極探索稅收風險應對事項的新思路、新機制、新舉措,形成稅收風險“按戶應對”和“按事項應對”雙軌并行的風險應對新格局,大大提升了風險應對的績效。
一是重方法,優化推送方式,按戶與按事項應對雙軌制全面運行。為大力提升風險應對面和風險消除率,該局對中等風險應對方式進一步優化,實現了按戶應對和按事項應對的雙軌并行模式。按事項應對既可有效解決應對面問題,又有助于集中處理某一特定風險點。1至8月全市共推送事項應對任務19744戶,風險點主要集中在房土兩稅、國稅“兩稅”比對和非房地產金融營業稅等方面。至8月底,納稅人自查自糾反饋16841戶,反饋率達85.30%,消除疑點22545個,自查補稅21051.17萬元。
二是析重點,關注政策性調整,強化地方稅風險事項管理。隨著“營改增”進程的加快,本著集中掌控、適時調整、優化補充的工作要求,積極采集第三方信息,全面實施分行業集中風險應對模式。今年重點針對旅館住宿行業營業收入、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房地產業銷售與申報、非房地產建筑金融業申報、駕校培訓收入、建筑業施工收入、差額計征營業稅的相關行業、國稅部門實際征繳的增值稅、消費稅與地方稅申報差異等風險事項,對原有指標逐條進行清理,剖析政策要點,以稅種管理與實際需求相結合,新建地方稅指標21個,增加應對策略、指引11個,使風險指向更加精確,應對效果更加明顯。
三是抓源頭,依托地稅快線,集思廣益完善風險指標。今年來,針對蘇州人均管理戶數比較多的現狀,積極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地稅快線架起上下傳遞快速通道,鼓勵基層單位和應對人員通過快線對市局風險模型和指標建設提出建設性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今年3月正式上線以來,共收到意見和建議195條,經過市局集中分析研究,主動測試驗證,及時反饋基層,并以此修正了八十余個風險指標,使得風險指標更加科學,進一步提高了風險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是強質量,注重跟蹤管理,回歸分析促進質效提升。狠抓風險管理質量,落實工作規范,強化監控分析,每月及時對上期(月)專項應對工作或事項應對情況進行分析通報,以通報引導日常監管和督促,使基層單位可實時掌握和了解全市工作狀況,以部門與部門、單位與單位進行主動對比、主動查找、主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五是建標準,制定統一規范,強化應對文書資料統一。針對基層單位應對過程中涉及文書較多、較復雜的情況,對省局風險平臺所涉及的所有應對文書進行了整理,從文書的出具、簽收送達以及案卷裝訂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規范,制定統一的標準化文書模板,供應對人員參照使用。標準化文書模板明確了風險應對報告各環節的填寫要素,提出了稅務文書的具體使用要求,規范了應對案卷的歸檔標準,努力做到業務流程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和工作內容統一。在大大減輕基層工作量的同時,實現了對風險應對全過程的質效管理,提高了風險應對的準確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執法風險。
繼推行相關措施以來,風險管理成效顯著,至8月底推送風險戶27111戶(其中,按事項推送19744戶,中等風險按戶推送7054戶,高等風險313戶),查補稅款24.30億元,大大促進了地方收入,提高了納稅人稅法遵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