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重難點(11)
【例題17·判斷題】王先生希望退休以后每年初都能從銀行獲得2萬元的利息收入,假設銀行利率為4%,那么王先生應該在退休時存入銀行52萬元。( )
【答案】√
【解析】年初的2萬元相當于年末的2×(1+4%),而永續年金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永續年金期限為無窮大;所以,只有換算為每一年的年末數2×(1+4%),才能按照永續年金的現值計算公式計算,結果為[2×(1+4%)]/4%=52(萬元),或者按照2+2/4%計算。
【提示】系數之間的關系

終值和現值可以用復利公式相互推算,如普通年金知道終值,要求其現值,只要在終值的基礎上乘以復利現值系數,得出的就是普通年金的現值。即付年金和遞延年金也一樣。(三)利率的計算
1.復利計息方式下的利率計算
在資金時間價值計算公式中,都有四個變量,已知其中三個的值,就可以推出第四個的值。前面討論的是終值F、現值P以及年金A的計算。這里討論已知終值或現值、年金、期數。求折現率,對于這類問題,只要代入有關公式求解折現率i即可。求解折現率通常要用內插法。
用內插法求解時,假定所求的變量和系數都成線性變動,用比例關系推出。
【例題18·計算題】某公司第一年初借款80000元,每年年末還本付息額均為16000元,連續9年還清。問借款利率是多少?
【答案】符合普通年金現值公式:
80000=16000×(P/A,i,9)→(P/A,i,9)=5
查表并用內插法求解。查表找出期數為9,年金現值系數比5大一點和小一點,最接近5的兩個數值。
(P/A,12%,9)=5.3282(P/A,14%,9)=4.9464

【提示】無論計算終值、現值,還是推算折現率,都可以按如下步驟進行:
(1)確定問題的類型,判斷是一次性收付款項還是年金,如果是午金,是哪一類年金;
(2)確定要解決什么問題,求終值、現值、年金,還是推算折現率;
(3)處理好有關細節問題,如期數與利率的一致性、即付年金轉化為普通年金等;
(4)代入資金時間價值的有關公式,計算終值、現值、年金;推算折現率時,需要查表,并用內插法求解。
(做題的時候涉及到的系數題目中一般會給出,一般能夠判斷用哪個系數計算即可)
2.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1)定義
如果以“年”作為基本計息期,每年計算一次復利,此時的年利率為名義利率(r),如果按照短于1年的計息期計算復利,并將全年利息額除以年初的本金,此時得到的利率為實際利率(i)。
(2)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換算公式

【例題19·單選題】一項600萬元的借款,借款期3年,年利率為10%,若每半年復利一次。則年實際利率為( )。
A.10%
B.5%
C.10.25%
D.10.75%
【答案】C
【解析】根據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之間關系式:i=(1+r/m)m-1=(1+10%/2)2-1=10.25%。
三、風險與收益
(一)資產的收益與收益率

【提示】
(1)以金額表示的收益不利于不同規模資產之間收益的比較,而以百分數表示的收益則是一個相對指標,便于不同規模下資產收益的比較和分析。通常情況下,用收益率的方式來表示資產的收益。
(2)為了便于比較和分析,對于計算期限短于或長于一年的資產,在計算收益率時一般要將不同
期限的收益率轉化成年收益率。如果不作特殊說明,資產的收益指的就是資產的年收益率。
(3)單期資產的收益率=資產的收益額/期初資產價值(格)=利(股)息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
2.資產收益率的類型【★2011年單選題、2010年判斷題】

【例題20·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實際收益率表示已經實現的資產收益率
B.名義收益率僅指在資產合約上標明的收益率
C.必要收益率也稱最低必要報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
D.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
【答案】BCD
【解析】實際收益率表示已經實現的或者確定可以實現的資產收益率。
【例題21·判斷題】風險收益率的大小與風險有關,風險越大,風險收益率一定越大。( )【答案】×
【解析】風險收益率的大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風險的大小;二是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由此可知,風險越大,風險收益率不一定越大。(二)資產的風險
1.資產的風險
資產的風險是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其大小可用資產收益率的離散程度來衡量,離散程度是指資產收益率的各種可能結果與預期收益率的偏差。
2.衡量風險的指標

【例題22·多選題】某企業擬進行一項存在一定風險的完整工業項目投資,有甲、乙兩個方案可供選擇:已知甲方案收益的期望值為1000萬元,標準差為300萬元;乙方案收益的期望值為1200萬元,標準差為330萬元。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有( )。
A.甲方案優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風險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風險小于乙方案
D.無法評價甲、乙方案的風險大小
【答案】ACD
【解析】當兩個方案收益的期望值不同時,比較風險只能借助于標準離差率這一相對數值。標準離差率=標準差/期望值,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反之,標準離差率越小。風險越小。甲方案的標準離差率=300/1000=0.3,乙方案的標準離差率=330/1200=0.275,因此甲方案的風險大于乙方案。
3.風險控制對策【★2011年判斷題、2010年多選題】
風險對策 | 含義 | 方法舉例 |
規避風險 | 當資產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資產可能獲得的收益予以抵銷時,應當放棄該資產,以規避風險。 | 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放棄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投資項目。 |
減少風險 | (1)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 | 進行準確的預測;對決策進行多方案優選和替代;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獲取政策信息;在發展新產品前,克分進行市場調研;采用多領域、多地域、多項目、多品種的經營或投資以分散風險。 |
轉移風險 | 對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損失的資產,企業應以一定代價,采取某種方式轉移風險。 | 向保險公司投保;采取合資、聯營、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通過技術轉讓、租賃經營和業務外包等實現風險轉移。 |
接受風險 | 包括風險自擔和風險自保兩種。風險自擔,是指風險損失發生時,直接將損失攤入成本或費用,或沖減利潤;風險自保,是指企業預留一筆風險金或隨著生產經營的進行,有計劃地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 |
【例題23·單選題】下列風險控制對策中,屬于規避風險的是( )。
A.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
B.在發展新產品前,充分進行市場調研
C.對決策進行多方案優選和替代
D.采取合資、聯營、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
【答案】A
【解析】規避風險的控制對策包括: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放棄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投資項目。由此可知,選項A是正確答案。選項BC屬于減少風險的控制對策,選項D屬于轉移風險的控制對策。
(三)風險偏好
類型 | 決策原則 |
風險回避者 | 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選擇低風險的資產;當風險相同時,選擇高預期收益率的資產。 |
風險追求者 | 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選擇風險大的。 |
風險中立者 | 選擇資產的惟一標準是預期收益率的大小,而不管風險狀況如何。 |
【例題24·單選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